荔枝尾,龙眼头,
在粤西地区,常常是荔枝快摘完,就可以摘龙眼了。
为何叫龙眼呢?龙眼,而状似龙眼,故又得龙眼之名。当然我们都没有见过龙是怎么样的。
按照水果商品称呼,
大粒者谓之虎眼,
中粒者谓之龙眼,
小粒者谓之人眼,
最小者谓之鬼眼,
还有的叫鸡眼。
这样看来,龙眼不仅仅叫龙眼了。
龙眼还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较桂圆。因果成熟与八月桂月,长得圆咕隆咚的,而得名桂圆。
龙眼也是温的龙眼的药性也是偏温的,味甘甜。
这个药性温和荔枝比起来,没有这么容易上火。
不过也要注意龙眼也是偏温的,容易上火、火气偏旺之人就要少吃点了。
龙眼的两大功效龙眼是我们常用的中药,
有两大功效:补血,补气;
一、补血——养血安神
对于血虚出现的失眠健忘,惊悸怔忡;
尤其熬夜,月经之后,产后,更年期出现的血虚时,从而引起失眠的时候可以用龙眼肉。
可以在晚上,吃5个桂圆,有养心安神,能缓解血虚的失眠。
二、补气——补心脾之气
对于心脾气虚出现的疲乏无力,头昏,食少,羸瘦,可以使用桂圆。
对于心脾气虚之人,出现食欲不振,心悸怔忡,自汗,可以用心脾双补汤。
龙眼肉15g,莲子30g,大枣10个。
加水适量,煎烫服。
古方中的桂圆
有两个名方,是用到桂圆的。
一、归脾汤(《济生方》
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
二、玉灵膏(一名代参膏)(《随息居饮食谱》
用于年老体衰、产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
桂圆,加白糖蒸熟,开水冲服。
龙眼多吃,会口干、口黏、不想吃饭龙眼虽好,需要注意:
湿阻中满,或有停饮,痰火者忌服。
《本草汇言·卷十五·果部夷果类》:“甘温而润,恐有滞气,如胃热有痰、有火者,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也。”
尤其是湿气重的时候,吃了新鲜的龙眼,容易生湿热,从而引起口干、口粘的不适。
所以对于湿气重的体质,是不宜多吃龙眼的。
还有就是沐子健已经开通了
视频号“沐子健谈中医”
与你了解更多的中医食疗药膳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得0.99元的厨房食疗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沐子健支持原创,每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