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日常应该怎么注意饮食,你知道吗?”
糖尿病是以“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典型表现的一种疾病。中医将其归为消渴病的范畴。消渴病系机体禀赋不足,五脏柔弱的内在因素,复因饮食不节、肝郁气滞、劳逸过度、感受外邪等因素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逐渐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消渴中晚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症状一、症状
1.DM的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每日尿量超过-ml。Ⅱ型糖尿病患者多数起病缓慢,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因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病就诊,或是健康检查时发现高血糖。
2.反应性低血糖
有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呈高峰延迟,餐后3-5h血浆胰岛素的水平不适当的升高,引起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这些患者的首发症状。
二、体征
DM患者除体重变化外,大多没有其他体征。再出现并发症后可有相应体征。
三、并发症
并发症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感染三类。
1.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DM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2.慢性并发症① 大血管病变
大、中动脉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② 微血管病变
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为重要。
③ 神经病变
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早期患者有肢端感觉异常,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肌张力减弱,肌肉萎缩。
④ 糖尿病足
是糖尿病较为特征性的病变。
3.感染①化脓性细菌感染:多见于皮肤、口腔、呼吸道、胆道、泌尿道的感染。
②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者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倍。
③真菌感染:足癣、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
病因病机消渴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因饮食失节、情志不遂或劳欲过度所致。病初以燥热伤阴为主,渐致阴精不足,病久则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其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肾。
一、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特别是肾脏素虚、阴虚体质,是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所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即为此理。
二、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可致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导致消渴。
三、情志失调
精神刺激或长期郁怒,五志过极,则气机郁结,郁久化热,火热炽盛,可上烁肺津,中灼胃液,下耗肾阴而致消渴。
四、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劳欲太过,则肾精亏耗,虚火内生。阴虚火旺,消灼津液而发为消渴。
五、过服温燥药物
过服温燥药物而耗伤阴津意欲长寿或快情纵欲,长时服用温燥壮阳药物,或久病误服温燥之品,致使燥热内生,阴津亏耗,发为消渴。
六、消渴的病机特点:
1.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津亏耗则燥热偏盛,两者又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更虚。消渴的病机总以阴虚燥热为更。
2.气阴两虚,阴阳俱衰阴阳互根互用,消渴病情迁延,可阴伤及气,常见气阴两虚之证。日久则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俱虚,肾脾两虚的证候。
3.正气不足,瘀血内生津液耗损,血脉虚涩而成血瘀。正气不足,加之血液生化乏源,运行无力,亦生瘀血。血瘀则血脉不通,脏腑失养。因此消渴常与瘀血有关。
.脏腑虚损,变证百出消渴病久,脏腑虚弱,正气不足,可出现多种变证。这些变证常致残致死。
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常用中医治法,可概括为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法等,现代学者也有从肾论治、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之议,各具特色。
一、滋阴清热治法
滋阴清热治法是针对消渴病阴虚内热基本病机特点提出的,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基本大法。
二、益气养阴治法
益气养阴治法是糖尿病临床最常用的治法,原因是气阴两虚证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最为常见。
三、活血化瘀治法
活血化瘀治法自被祝谌予教授降糖活血方问世以来,日益受到医界重视,迄至今日,有治疗糖尿病,言必称活血之势。
四、其他治法
包括补肾、治脾、治肝等。
五、分证论治
1、燥热伤津:清热生津。2、阴津亏虚:滋补肝肾,益精养血。3、脾胃气虚:健脾益气,生津止渴。、气阴两虚:益气养阴。5、阴阳两虚:滋阴温阳益肾。、瘀血阻滞:活血化瘀。对于并发症的治疗宜标本兼顾,在前述证候辨治的基础上根据并发症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治疗。
糖尿病饮食禁忌清淡为主,戒烟戒酒,不要吃已是血糖增高的食物,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蜜饯、奶糖、巧克力、水果糖、水果罐头、汽水、果酱、冰淇淋、甜糕点、蛋糕以及各种甜饮料、口服液、果汁等。这些食物或者饮料,都是应该尽量少吃的,如果要补充糖分,就应该从其他没有副作用的途径来补充。
许多糖尿病患者平时只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量,这固然重要,不过近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同样也应当控制食盐量。
这是因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含盐量,每日应保持在3克以下。
糖尿病日常饮食一、水果类:
1.苹果:
性凉,味甘,有的品种略酸,具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由于苹果中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能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2.梨:
性寒,味甘,微酸,属凉性水果。具有生津、润肺、清热、凉心、消痰、降火、止热咳、解毒等作用。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痰多、小儿风热、喉痛失音、眼赤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少等症。
3.桃:
桃子性温,味甘、酸。桃子因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甘甜多汁,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益气血、润肤色、养阴敛汗等功效。主治津伤肠燥便秘、经闭、虚劳咳喘、瘀血肿块、阴虚盗汗、冠心病等症。用桃树枝丫间的桃胶煎茶饮服,可治糖尿病和高血压。
.橙子:
果肉性凉,味酸。具有生津清热、消痰降气、和中开胃、醒酒止渴等功效。主治热病伤津、身热汗出、口干舌燥、咳嗽痰喘、纳呆脘闷、酒醉口渴等症。
5.柚:
性寒,味甘、酸。具有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水肿止痛、利咽消炎等功效。主治胃病、食积不化、慢性咳嗽、痰多气喘、咽喉痒痛、热病口渴等症。据实验证明:柚子有抗炎作用,其成份是柚皮甙,对病毒感染还有抑制作用。同时,有人认为柚子新鲜果汁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能降低血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患者宜常食。
.荔枝:
性温,味甘、酸。具有补气健脾、养血益肝、止渴、益智、通神、解毒、止泻等功效。主治脾虚久泻、呃逆不止、血虚崩漏、小儿遗尿、瘰疬、疔毒、痘疹等症。
7.樱桃:
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虚、脾胃功能失调、发汗、祛风透疹、解毒、滋肤美颜等功效。主治缺铁性贫血、瘫痪、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腰背疼痛、冻疮、贫血、烧烫伤等症。因其中含有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可使血糖下降,有治疗糖尿病作用。
8.杨梅:
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主治祛痰、止呕、消信、痢疾、霍乱吐泻、胃肠功能失调、糖尿病等症。
二、五谷杂粮类:
1.小麦:
功效: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2.燕麦:
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荞麦:
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
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色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小米:
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5.玉米:
功效是性平,味甘。具有调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功效。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大豆:
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虚清热、利便、除湿、健脾、宽中等功效。主治面黄体弱、胃中积热、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习惯性便秘等症。黄豆有“宽中下气、利大便、消肿毒”的功效。常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7.黑豆:
黑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滋阴、补血活血、除湿利水、祛风解毒等功效。主治肾虚消渴、不孕不育、耳聋、盗汗自汗、产后诸疾,中风脚弱、血虚目暗、下血、水肿胀满、脚气、黄疸浮肿等症。还可治风痹筋挛、骨痛。
8.薏米:
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9.绿豆:
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10.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解毒利水等功效。主治小便不畅、下腹胀满、产后乳汁不下、糖尿病、脚气、痈肿等症。
11.豇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肾功效。主治食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嗳气、糖尿病、带下等症。外用可消肿解毒。
12.扁豆:性平,味甘。具有祛暑、化湿、健脾和中等功效。主治暑湿杂症、脾虚泄泻、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
13.豆腐:性凉、味甘。具有宽中和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目赤、消渴、便秘、咽痛、肺热痰多、胃火口臭等症,并解硫、碘、酒精中毒。
1.豆腐皮:又名腐竹、豆腐衣、千张。性平、味甘、淡。具有清肺养胃之功效。主肺热咳嗽、热病伤津、大便干结消渴等症。
三、水产类:
1.青鱼:又名黑鲩、螺蛳青、青鲩、乌鲭等。肉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胃、醒脾、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脚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等症。青鱼胆汁有清热解毒作用。
2.泥鳅: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风利湿,解毒消炎等功效。《本草纲目》说:“泥鳅暖中益气。”主治湿热黄疸、阳痿早泄、体虚乏力、消渴、小儿盗汗、病毒性肝炎、痔疮、手指疔、疥癣和慢性溃疡久不愈等症。本品补而能清,属虚者可用,兼有者更适宜,为肝胆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的调养佳品,但不宜过食,过食腹胀痛,肝病有肝昏迷倾向者忌食。
3.蚌:性寒、味甘、咸。具有滋阴清热、明目解毒等功效。主治烦热、消渴、崩漏带下、痔瘘、目赤、咳嗽、胃热呕恶、酒毒、湿疹、肾虚等症。
.蚬:性寒,味甘、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小便涩痛、目赤肿痛、痰喘、反胃、消渴、黄胆、湿毒、脚气、疔疮肿等症。
5.黄鳝:肉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湿、祛风止痉、强筋骨等功效。主治腹冷便溏、身体虚弱、内痔出血、阳痿早泄、脱肛、子宫脱垂、虚劳咳嗽、消渴下痢、筋骨软弱、化脓性中耳炎等症。
.蛤蜊:性寒、味咸。具有滋阴润燥、利水消肿、化痰软坚等功效。阴虚消渴、水肿崩漏、带下、失眠、腰酸、尿少、痰饮、痔疮、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等病症。因其性寒,故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腹痛、泄泻患者不宜食用。不能多食,多食有破血作用。
7.海参:性温,味咸。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强阳、滋阴、调经、养胎、利产等功效。主治精血亏损、病后虚弱、消瘦乏力、阳痿、梦遗、早泄、小便频数、各种失血后贫血,以及催奶、外伤出血、肠燥便秘、肺结核、神经衰弱等症。
由于海参性温,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虚弱、痰多便泄的人,应该少食或者不食。
8.田螺:肉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利尿、消暑解渴、滋阴养肝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痔疮、目赤、便血、中耳炎、肾炎、消渴等症。田螺肉性寒,不易消化,过食容易令人腹痛泄泻,解救方法可用木香磨酒解之。
——推荐阅读——
8岁邓文迪告诉你女人保养有多重要!
肩颈是毒素最易堆积的地方!
为什么一胖就胖上半身?
实用
快速止牙痛的小窍门!
养生
排毒祛湿的10种食物及3款汤品!
养生
易感冒?!这10种食物,增强免疫力!
本编阿力
糖尿病人日常应多注意饮食~
新的一年,要找工作的小伙伴,可以上美容人才网上看看哦,专属美业人的求职网站!
白癜风早期症状白癜风怎么能治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