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神农本草经》
ZiziphiSpinosaeSemen
来源及名称释义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效及辅助记忆养心安神、敛汗
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主治病证阴血亏虚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
自汗,盗汗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胚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炮制方法酸枣仁: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炒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至鼓起,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时取出,用时捣碎
炮制作用酸枣仁炒后种皮开裂,易于粉碎与煎出有效成分,还能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养心安神作用强于生酸枣仁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用法与注意内服:煎汤,9~15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
相关论述“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本草纲
目》)
“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本草经疏》)
“酸枣仁,气平,味甘酸,无毒。能安和五脏,大补心脾。故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多用之。盖血不归脾,则五脏不安和,而睡卧自不宁矣。今既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脏和,睡卧岂有不宁者哉?然心家有实热者,生研为良;心家若虚寒者,炒研才妙。”(《药鉴》)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
青礞石、苦杏仁、百部、紫苏子、桑白皮、葶苈子、紫菀、款冬花、马兜铃、胖大海、枇杷叶、白果、矮地茶、磁石、龙骨、珍珠、琥珀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