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四味中药,阴阳双补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肾生骨髓,髓生肝”

故“肝肾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

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故"精血同源"。

加之肝主筋,肾主骨,若精血不足,

其一,易筋骨无力。

其二,血少不养心,易惊恐。

其三,易生浮阳而致盗汗。

夜晚入睡之时,原本该阳气收敛于内,但因精血不足,而使阳不入阴,成飘浮的阳气泛于肌表,无力管理毛窍。毛孔如失了防护堤,汗液由此流出,是为盗汗。

其四,精血不足,不仅不能固摄肾水,还因肝主宗筋,阴器为宗筋之汇,不能固摄阴器,尤其在睡梦中,人体固摄精气的能力更弱,导致梦遗失精。

宋代医家杨倓所著《杨氏家藏方》:

菟丝子丸,

正是主精血不足,筋骨无力,惊恐盗汗,梦遗失精的良方。

组成:

鹿角霜5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焙干)5两,熟干地黄(洗,焙)5两,柏子仁(另外研)5两。(一两约现代30g)

且看四位精英如何攻克难题。

鹿角霜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味咸、涩,性温。可通督脉,补命门。

督脉主一身之阳,于脊柱重合。脊柱内藏精髓。鹿角霜之通督脉,正能大补精髓。

命门是生命之门户,在左肾右肾之中间地带,同样合于脊柱。为一身元阳的起点。

故鹿角霜之通督脉,补命门,能举督脉之阳,补精生血而益元阳,保护诸阳之气。阳气一足,百病消退。

由此治肾虚精关不固,阳痿精滑等。

菟丝子

有名的阴阳双补精英,补的时候性格温和,不显峻烈。而其补的着力点主要在肝肾,擒拿筋骨无力,梦遗失精最是拿手。

熟地黄甘温,补益肝肾的方子通常少不了它,是地黄丸家族的领头人。能专入肝脏补血,又纯黑走肾,益精填髓,滋阴长肌肉。并补五脏,治男子五劳七伤等。

菟丝子配熟地黄,温补肝肾,可不燥不热治房劳伤肾,阳痿早泄等。

同时,肾火不温,便不能把脾胃这口锅烧热,所以别看二味主要是补肝肾的,却可以用来治脾胃病呢。脾胃是后天之本,统血并主运化,可辅助鹿角霜将大补精髓之效发挥到极致。

柏子仁

其气清香,富油性而润泽,清心养血极妙。无论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都可因其养心血之功而得治。

又味甘气浓,可缓肝,补肝胆不足。并以油性之身而滋养肾精,封填骨髓。无论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盗汗,都可以其滋肾燥之力而得治。

四味合用,阴阳双补,益肝肾,补精血,还顺带着养了心,补了脾。有轻身,驻颜,益寿之功。

使筋骨无力,惊恐盗汗,梦遗失精之症荡然无存。

菟丝子丸制法:

将上药除柏子仁外打成细末,柏子仁另研细,然后把蜂蜜放入锅中加热,等到蜜开始沸腾的时候把药末放入锅中制作成丸剂,如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每服6g,加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元气虚冷可久服。

若觉小便少,可配合车前子半两(约15g),略炒过,制作成细末,调入水中服用。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zl/1001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