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之炁传针魂—邓亚坤分享
北京国医圣轩中医炁针研究院
打造最具价值和责任担当
的中医技能传承平台
今冬流行性病毒感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多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中医疫病中的“时行感冒”范畴,其特点为突然爆发,常可迅速蔓延,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由于病程演变迅速,临床辨证施治需要达到精准,用药精当,方能取胜。
一、病因病机
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并不是“非其时有其气”,乃“感天地之异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可见流感病毒乃疫疠之气,有别于“六淫”之邪,其性质与致病特点,与吴又可所论“戾气”、“疫气”、“杂气”、“疠气”相符。故流感呈大流行时,不同的地区可在同一时节段发病,临床症状基本类似,传染性较强,大多病情轻浅,发热2~4天,甚至更长。其特征高度一致,单纯从气候异常和地域特异性无法解释,从寒、热、燥、湿等气候因素来推演流感的病因病机还是有些欠缺,应综合考虑到五运六气的太过或不及之气化失常。
炁针门师训~
今冬北方地区因气候寒冷干燥,流感肆虐横溢,多见急性起病,表现为恶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常伴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冬季流感发病的主要特点是外寒内热,表里同病。皆因流感初起为疫毒袭于肺卫,风寒外束,卫阳被遏,毛窍闭塞,肺气闭郁,故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喷嚏、流涕、咳嗽等;疫毒很快入里化热,致卫气同病,肺热壅盛,致咽喉肿痛、口渴欲饮等,若毒邪逆传心包,可见神昏谵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临床诊治
综上所述,临证时不但重视流感病毒的致病特征,更重视疫疠之气感染之下的不同体质和素有宿疾的人群,其症候特点对中医临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喘证、哮证、肺胀、痰饮等慢性呼吸系疾病者容易继发细菌性肺炎,咳喘迅速加重,痰色转黄,痰量增多;心悸、怔忡、胸痹、心痹等心血管病患者病后乏力、衰弱症状突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等发生率明显升高等等。
(一)应对流感侵袭家人
案例一
我的家人,白天好好的,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没有丝毫的征兆。深夜流感空降到了我家,侄子和外甥女几乎同时发烧了,都是在39°以上,无汗、乏力、口黏腻、厌食、有轻微咳嗽,咽部稍红,二便正常,无恶寒,发热重时,眉棱骨疼痛。舌质厚,舌苔黄厚腻。
看二人表现,确实流行病,非普通感冒,应属于温病范畴。是冬瘟?湿温?还是伏气温病?我已分不清楚,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还是脏腑辩证,我已没有头绪。我的母亲常言我只会给外人治病,看不好自己家人的病。
我急忙的拍了舌诊照片传到了炁针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