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3、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4、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5、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6、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7、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8、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0、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1、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13、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15、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16、通邪三法汗、吐、下。
17、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19、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2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21、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2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2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5、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26、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27、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28、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29、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30、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3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3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33、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34、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35、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36、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37、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38、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9、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40、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41、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点击下方查看??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中医至理名言30句:养身,养心,养生!
《黄帝内经》:越活越年轻的秘密!
针灸经穴别名汇总附火针、温针文献
百病不侵的秘密!(原来这才是最好的养生)
艾灸32种反应,代表32种疾病,附处理方法!
中医四大经典珍藏版合集(建议收藏)
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精髓
??一码不扫,
??何以扫天下?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