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第六篇室性早搏第二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第六篇室性早搏

第二节辨证论治

本病病机既有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或情志所伤,亦有因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所致。证候多为虚实相兼,虚者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实者多为痰饮、瘀血阻滞心脉和火邪上扰心神致心脉不畅,心神不宁。病位在心,发病与脾、肾、肺、肝功能失调有关,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

2.1气阴两虚证

证候:以心悸怔忡、五心烦热、气短乏力主症,兼见头晕口干、失眠多梦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兼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生脉散加味。

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芪30g,炙甘草6g,生地黄10g,当归12g,石菖蒲12g,苦参10g。

加减:兼见胸痛舌暗,加郁金、丹参各12g以活血通脉;兼见心虚胆怯、少寐多眠,加酸枣仁10g,珍珠母30g以镇惊宁心安神;兼见胸闷,加紫苏梗、郁金各12g以宽胸理气。

中成药①稳心颗粒,冲服,1次9g,1日3次;②生脉胶囊,口服,1次3粒,1日3次。

释义●本证型根据气阴虚弱程度不同、阴血亏虚程度不同,还可选用天王补心丸、炙甘草汤、归脾汤等方剂。其中天王补心丸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为用,主要治疗阴虚血少所致心悸、失眠、虚烦、神疲为主症的类型;炙甘草汤气血双补,主治气虚血弱导致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者;归脾汤益气养血,并健脾养心,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之证。2.2心阳不振证

证候:以心悸怔忡、形寒肢冷为主症,兼见胸闷气短、面色晄白、畏寒喜温,或伴心痛等症,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桂枝10g,炙甘草10g,龙骨先煎20g,牡蛎先煎20g,附子先煎12g,党参12g,丹参12g,木瓜10g。

加减:瘀血明显,加当归、赤芍各12g,三七粉冲服3g以活血通脉;心阳虚甚,上凌于心,加茯苓30g,白术、泽泻各12g以健脾利水。

中成药:复心宁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

释义●本证型患者大多平素即有阳虚表现,可参考兼夹症状以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之意酌情加减,在温阳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其中细辛辛温,专走少阴,能行水气而润肾燥,桂枝温通经脉,以畅血行,麻黄温经散寒、宣通气血、升发阳气,增强附子扶阳祛寒之功。2.3心脉瘀阻证

证候:以心悸怔忡、心前区刺痛、入夜尤甚为主症,兼见面色紫暗、唇甲青紫等症,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

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2g,赤芍12g,川芎10g,延胡索12g,香附12g,青皮12g,生地黄12g,当归12g,龙骨先煎30g,牡蛎先煎30g,三七粉冲服3g。

加减:兼气虚,去青皮、香附,加人参单煎、黄芪、黄精各12g以补气益气;兼阳虚,加淫羊藿12g,附子先煎12g,肉桂6g以温经通阳;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加炒酸枣仁10g,远志15g以养心安神。

中成药:①血府逐瘀口服液,口服,1次10mL,1日3次;②稳心颗粒,冲服,1次9g,1日3次。

释义●血瘀证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常兼有气虚、阳虚、气滞、寒凝、痰浊等病机,因此大多要标本兼治。兼有气滞者,可参照血府逐瘀汤之意,酌加柴胡、枳壳、甘松等理气以助活血之功;兼有痰浊者,可加用半夏、陈皮、石菖蒲、黄连等化痰清热。2.4肝气郁结证

证候:以心悸怔忡、胸闷胁胀、情绪变化可诱发或加重为主症,兼见嗳气叹息、心烦失眠、大便不畅等症,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或结代。

治法: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2g,当归10g,郁金10g,川芎10g,香附10g,炙甘草8g,玫瑰花6g。

加减:兼见气郁化火,加黄芩、栀子、牡丹皮各10g以清热泻火;兼见气滞血瘀,加丹参、赤芍、延胡索各12g以活血通脉;兼见肝气犯胃,加代赭石先煎20g,陈皮12g,姜半夏6g以和胃降逆;兼见肝脾不和,加白术、茯苓、党参各12g以健脾扶土。

中成药:舒肝止痛丸,口服,1次4.5g,1日3次。

释义●肝气郁结还可兼见痰浊,可加用竹茹、石菖蒲、瓜蒌等行气化痰、宁心定悸;兼有烦躁易怒,加豆豉、连翘除烦解郁。2.5痰湿阻滞证

证候:以心悸证忡、胸脘胀满为主症,兼见口黏纳呆、大便黏而不爽等症,舌质暗红,苔白厚腻或黄腻,脉滑。

治法:燥湿健脾,化痰通络。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加减。

瓜萎30g,薤白10g,法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竹茹10g,茯苓10g,白术10g,党参10g。

加减:兼湿郁化热,口苦,苔黄腻,加苦参、黄芩各12g以清热燥湿;兼眩晕头重如裹,加佩兰、广藿香各10g以芳香化浊:淤血明显,舌质紫暗,加丹参、赤芍各12g以活血通脉。

中成药:温胆宁心颗粒,口服,1次6g,,1日2次。

释义●气虚痰阻者,可以益气健脾,参照四君子汤之意加大党参、茯芩、白术用量,并可酌加泽泻、车前子利湿;痰郁化热者,还可以黄连温胆汤之意,加用黄连,碧玉散清热利湿;肝胆湿热者,可以参照龙胆泻肝汤之意,加用龙胆草、鸡血藤、栀子清利肝胆。●本病的治疗策略取决于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病因和危险程度的判断。主要治疗目的有二:一是缓解症状,二是预防恶性事件(如猝死)的发生。因此,低危险性室性期前收缩以中医治疗改善症状为主,高危险性室性期前收缩则需引起足够重视,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预后一般较好,参照CAST研究结果,一般认为,从危险效益比角度出发不支持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于此类患者,首先考虑解除诱发或加重室性期前收缩的因素,必要时可以考虑短期应用Ib或lc类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亦有一定疗效。●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应当引起重视,特别是持续性室速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心绞痛、肺水肿、低血压,可以考虑直流电复律;持续性单形室速没有上述合并情况可选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治疗;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或非持续性室速,可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以应用胺碘酮。

文章内容来自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赞赏

长按







































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n/490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