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胡献国
摘自《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当心脏失去了代偿能力以后,心室舒张期的容量超过一定限度,心室的排血阻力增加,心脏收缩无力,产生将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液不能充分排出,心输出量减少,动脉系统内血液供应不足,静脉系统内郁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根据心衰的程度分为四级三度。
一级(功能代偿期):虽有心脏病但体力劳动不受限制。
二级(心力衰竭一度):体力劳动轻度受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事的劳动可引起症状。
三级(心力衰竭二度):体力劳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即可出现症状。
四级(心力衰竭三度):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即使在休息时亦可出现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阳虚水泛所为,当以养心益气、温阳化瘀、回阳利水为治,中医辨证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心气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
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当以补气安神为治,可选用柏子养心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通脉养心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黄芪精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炙甘草合剂,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补心气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2.心阴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当以补气养阴为治,可选用生脉饮(胶囊、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西洋参片,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
3.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浮肿尿少,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而无力。当以益气养血为治,可选用人参归脾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当归养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口服;人参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灵芝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口服。
4.痰瘀闭阻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青紫,苔白腻或有瘀点,脉弦结。当以除痰化瘀为治,可选用心脉通片,每次5片,每日2次口服;冠心苏合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活血通脉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口服。
5.心肾阳虚型: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沉迟。当以温肾通阳为治,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金匮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仙灵脾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当身体不适时,医院检查,在医师或者药师指导下用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