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合谷。
题解:
汉字“八”“口”“人”三个字合在一起组成“谷”字。
合谷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别名:虎口穴、合骨穴。
位置: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置在另一手拇指、
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通络镇痛,行血活气、止痛镇静、痛经活络。
牙龈疼痛、耳鸣、耳聋、鼻炎、扁桃体炎、
视力模糊、痰阻塞、窒息、虚脱、
失眠、神经衰弱、痛经、乳腺炎、外感发热
、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月经不调、
荨麻疹、中风、脱肛、湿疹、
痤疮、面瘫、口腔溃疡等。
配三阴交穴,适用于痛经;
配血海穴,适用于荨麻疹。
配伍三间穴、治疗扁桃体炎
配伍三间穴、商阳穴治疗牙痛
配伍膻中穴、曲池穴治疗乳腺炎
配伍神门穴、上脘穴治疗失眠
配伍风池穴治疗头痛
2、少小离家老大回(打三经穴名称)
谜底:归来、通里、养老。
题解:
“少小离家老大回”
取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
包括了作者告老归来、
走通往故里的路、
回家养老三重意思。
归来穴:
属足阳明胃经。别名:溪穴。
位置:
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通经活络。
理气,提胞,治疝。
腹痛、虚弱、畏寒、疝气、月经不调、
不孕、带下、白带过多、附件炎、
子宫内膜炎、闭经,阴挺,遗精,阳痿等。
现今常用于治疗睾丸炎,阴茎痛,子宫内膜炎,
卵巢炎,不孕症,产后恶露不止,
小儿腹股沟疝,男女生殖器疾病。
配太冲穴,具有温经理气的作用,主要治疗疝气偏坠;
配合谷穴,可以缓解腹痛;
配气海穴、关元穴,可以缓解治疗腹胀,便秘。
配伍三阴交穴、肾俞穴、命门穴治疗月经不调
配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治男女生殖器病症、经闭、白带过多。
配三阴交、中极治月经不调。
配大敦穴治疗疝气
配涌泉穴治疗阳痿
通里穴:
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络穴。
通,通往。里,内里。
心经络脉由此穴分出,
与小肠经互为表里而相通。
位置:
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腕横纹上1寸。
功能主治:
沟通心肾。通里穴,手太阴心经之络穴。
宁心安神,和营熄风,通经活络,调理气血之功效。
头昏目眩,心痛,心悸怔忡,失眠,
咽喉肿痛,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遗尿,月经过多,崩漏等。
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绞痛、心律不齐、心悸、怔忡等;
配廉泉穴、哑门穴治不语。
配廉泉、涌泉主治舌强、暴喑。
养老穴:
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郄穴。
位置: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
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是穴。)
功能主治:
清头明目、充养阳气、舒筋活络。
心肌梗塞、脑血栓、呃逆、急性腰扭伤、
老花眼、手痛、面痛、肩臂部神经痛、落枕、
半身不遂、近视眼、目视不明、眼球出血等。
配太冲穴、足三里穴治目视不明;
配肩髃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背肘疼痛;
配风池穴,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面痛;
配三阴交穴、巨阙穴、足三里穴、膻中穴,主要治急性心肌梗死;
配人中穴,主要治急性腰扭伤。
本期谜面:1、穿梭不停(打两穴位名称)2、黄帝姓氏(打一经穴名称)谜底随下期谜面一同发布。穴位图片来自大家中医,感谢大家中医。趣味学中医之穴位之谜(十四)趣味学中医之穴位之谜(十五)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