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饮食上低脂、低糖、低盐,早晨傍晚再跑个步、健个身,办公室里都备着保温壶和各类花草茶,甚至出现了“冰啤酒加枸杞”的口号,连手机壁纸都换成了绿色。注意养生是一件好事,但是你正遵循着的养生方法都适合你吗?
01
枸杞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疾病不止有病名,还有证型(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中药则有四性(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如果药物服用不当,不能对症,不仅无益,还有可能南辕北辙,造成疾病的加重。
主治:以枸杞为例,我们常说的枸杞红果,中药名叫枸杞子。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枸杞适用于证属肝肾阴虚的患者;从中药学的角度出发,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配伍:若是由肝肾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枸杞子就很适合,并常配以菊花、熟地黄等。
不宜人群:如果一个人自觉头晕目眩,且同时具有大便稀溏、四肢困顿、不思饮食的表现,那么就需要考虑是脾虚湿困所致,不适合服用枸杞。
那么,除了枸杞,还有哪些经常被用以养生的中药呢?
02
山楂百姓养生常用的山楂,其实是中药生山楂——蔷薇科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具有消食健脾、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
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作痛,高血脂症。
配伍:与陈皮配伍以消食化气。如中成药制剂胆宁片,主治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后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不宜人群:胃中没有积食而平时又脾虚的人如果多吃山楂,可能会伤害脾胃,所以脾胃虚弱的人要慎服。儿童也不要多吃山楂,会损伤牙齿。
03
红枣也就是中药大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性温,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的功效。
主治: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脾胃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燥。
配伍:与甘草、小麦合用甘润滋养,如中药方剂甘麦大枣汤,主治妇人脏燥(类似于现代神经官能症),症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心中烦乱不能自主,睡眠不宁。
不宜人群:痰浊偏盛、腹部胀满、舌苔厚腻、肥胖病者等“内湿”较重的朋友不要经常食用,不要大量食用;上火牙疼时不要食用;现代研究表明大枣含较多葡萄糖、蔗糖,糖尿病患者忌食。
04
桂圆即中药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主治: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配伍:与当归、大枣等共用甘温补血、养心安神。主治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不宜人群:因药性温热,所以平时有“肺火”(如:咳嗽痰粘稠、鼻子经常上火出血)的人不建议食用。
05
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
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风实证;肝经风热,或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目赤昏花;疮痈肿毒。
配伍:与枸杞子配伍,滋肾养肝明目。如中成药制剂杞菊地黄丸,主治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不宜人群:气虚胃寒,食少,经常腹泻且大便像水一样者慎用。
06
薏米即中药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性凉,味甘、淡。具有健脾利湿、除痹止泻的功效。
主治: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淋浊,脚气浮肿,脾虚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或痿弱无力等。
配伍:与白扁豆、山药共用,淡渗止泻。如中医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主治脾气虚弱,湿邪内生,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象细缓者。
不宜人群:脾气虚弱,传导无力以致大便燥结者慎用。
其实养生最重要的还是养成一个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畅达的心情,健康的饮食,并注意避暑防寒除湿。如果确实想要以中药或食补调理身体,也请尽量咨询中医师后进行。■
本文来源:心希望快讯
1、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读者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不可将本文作为自行处理的指导或准则,而仍应咨询临床医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