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食物
一、果品类
1、荔枝,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2、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3、大枣,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
4、枸杞子,用于肝肾阴虚证
本品甘平质润,平补肝肾,有滋补强壮作用,凡肝肾阴虚诸证均可应用。
5、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果实味涩,水煮或浸渍糖液中供食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
6、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7、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8、栗子,性温,味甘平,归脾胃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9、花生,甘平,归肺、脾胃经。润肺止咳:用于久咳肺虚或肺痨咳嗽,和胃健脾:用于脾虚少食,消瘦乏力或小儿营养不良。
10、白果,甘苦平涩、有小毒。归肺肾经。白果能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
11、杏仁,酸甘温,归肺脾大肠经。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主治咳嗽,喘促胸满,喉痹咽痛,肠燥便秘,虫毒疮疡。
12、胡桃仁,甘,温。归肾经、肺、大肠经。补肾助阳:肾阳虚衰,腰痛脚弱,小便频数。补肺敛肺:肺肾不足,虚寒喘咳,肺虚久咳、气喘。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13、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14、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二、蔬菜类
1、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脾虚,久泻,肺虚,肾虚,带下,尿频
2、红薯,红薯含有独特的生物类黄酮成分,能促使排便通畅,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能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滋补肝肾,也可以有效治疗肝炎和黄疸。
3、韭菜(1)补肾温阳:韭菜性温,味辛,但无壮阳成份。
(2)益肝健胃:韭菜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3)
行气理血:韭菜的辛辣气味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4)润肠通便:韭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4、扁豆,味甘,性微温。能健脾除湿。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锌,维生素B1.B2和烟酸、泛酸、豆甾醇、磷脂、氰甙、血球凝结素等成分。用于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肿;妇女脾虚带下;暑湿为患,脾胃不和,呕吐腹泻。
5、豌豆,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对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病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6、刀豆,刀豆味甘,性平,无毒。刀豆具有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病后及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以及肾虚所致的腰痛等病症。此外,虚寒呃逆及胃寒呕吐,宜与生姜同食;肾虚腰痛的人宜与猪腰子一同食用,效果显著。
7、香菜,辛,温。入肺、胃经。发表透疹,健胃。全草:麻疹不透,感冒无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8、香菇,香菇中还含有30多种酶和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中氨基酸中,香菇就含有7种,因此香菇又成为纠正人体酶缺乏症和补充氨基酸的首选食物。香菇含丰富的维生素D原,但维生素C甚少,又缺乏维生素A及A原。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
9、辣椒,味辛,性热。能温中健胃,散寒燥湿,发汗。含辣味成分,主要为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另含挥发油、蛋白质、钙、磷,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辣椒红素。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腹部有冷感,泻下稀水;寒湿郁滞,少食苔腻,身体困倦,肢体酸痛;感冒风寒,恶寒无汗。
三、调味品类
1、生姜,生姜皮性辛凉,治皮肤浮肿,行皮水;生姜汁辛温,辛散胃寒力量强,多用于呕吐;干姜辛温,温中煽动寒,回阳通脉,温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温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温,偏于温血分之寒;煨姜苦温,偏于温肠胃之寒。生姜辛而散温,益脾胃,善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呕为长。
2、饴糖,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用于缓中,补虚,生津,润燥。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3、白砂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润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缓肝气、滋阴、调味、除口臭、疗疮去酒毒、解盐卤毒之功效。糖尿病人,对白砂糖不适的人禁食或少食。糖尿病病人不宜直接食用食糖,最好是以甜味剂替代,如木糖醇。白砂糖能有效的愈合伤口和淡化色素,所以白砂糖绝对是最好的,也是最廉价的去痘印产品。
4、红糖,性味:甘甜、温润、无毒。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5、胡椒,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6、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7、丁香,树皮:清热燥湿,止咳定喘。叶:苦,寒。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咳嗽痰咳,泄泻痢疾,痄腮,肝炎
8、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9、桂皮,味辛,温,无毒。入心、肝、脾、肾四经。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
10、蜂蜜,甘,平。归肺、脾、大肠经。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脾气虚弱,脘腹挛急疼痛,肺虚久咳,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
四、谷物类
1、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胃气不足,口干渴等。
2、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出、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
3、粟米,性凉,味甘咸。益气,补脾,和胃,安眠。[宜食]适宜脾胃虚弱、反胃、呕吐、泄泻,或伤食腹胀之人食用;适宜失眠,或体虚低热者食用。宜煮粥食用。
4、黑芝麻,甘,平。归肝、肾、大肠经。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5、薏苡仁,甘、微寒,无毒。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润泽肌肤,美白补湿,除斑,凉性清热消暑。种仁不仅为优良营养品,且具有利尿和抗癌作用。适用于脚气水肿,癌瘤初期。其根为驱蛔药。
6、赤小豆,性平,味甘、酸,种子供食用;入药,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之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