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5位国医大师治疗心力衰竭经验6方,及1民

问诊:

心衰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心体受损,心脉鼓动无力,血流不畅,淤阻于心,同时“血不利则为水”,水气凌心,而出现的以心悸、喘促、尿少、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症,相当于中医“心水”的范畴。

——张琪摘自《张琪老中医临证备忘录》

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衰常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充血性心衰和心功能不全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包括已有心排血量减少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这一阶段。

国医验方

加味阳和汤

熟地30克,鹿角胶15克,麻黄10克、附子10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干晒参15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白芥子15克,茯苓20克,黄芪20克,山萸15克,甘草15克。

水煎服。

益气强心为主,配合行气、活血、化痰、养阴。

充血性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等。症见:心悸怔忡,气短,面浮晦暗,口唇发绀,畏寒肢冷,心胸憋闷,头晕,甚则晕厥,脉结代或沉涩,或沉细而迟,舌胖大有齿痕,苔白滑,或舌淡红,或舌青紫有淤斑。

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2.何氏救心汤

人参(吉林参、别直参、红参等酌选)5~15克,麦冬20克,炙甘草9克,大枣(去皮核)15克。

急煎服。

强心升压。

急性传染病所致心力衰竭。症见:面色苍白,短气不语,肤湿而冷,烦躁唇紫,大汗肢冷,神昏气闷,小便减少,脉微欲绝,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素体不受人参之温者,用西洋参6~10克代人参。

何任·《何任临床经验辑要》

3.温阳益心饮加减

人参15克,附子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白芍20克,桂枝15克,生姜15克,泽泻2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葶苈子20克,甘草15克。

水煎服。

温补心肾之阳,活血利水。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证属心肾阳衰,水气凌心,血络淤阻者。症见:心悸气短,手足厥冷,自汗乏力,小便不利,双下肢浮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舌质滑润,口唇青紫,脉沉细涩。

张琪·《张琪老中医临证备忘录》

4.邓铁涛心衰常用方

花旗参(另炖)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太子参30克。

水煎服。

益气,化浊,行淤。

慢性心衰。

邓铁涛·《邓铁涛医案与研究》

辅助疗法

百合龙眼粥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心衰患者可以常服。

(李辅仁方·《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2.医院研发的强心散对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药用:蟾酥1份,茯苓9份,每服毫克,一日2~3次。药后2~48小时,症状、体征皆有改善。注意:蟾蜍有毒,每日用量为15~30毫克,不可过量,孕妇禁用。(朱良春荐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3.人参15克,黄芪20克,黄精15克,五味子15克,麦冬15克,当归10克,水煎服,连用5~7日,每日1剂。本方对心衰有一定疗效。(民间良方)

以上处方如需应用,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石氏弟子进修正在进行中,进修地点:天津,进修时间1个月,进修报道时间5.21,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国际针灸师证书考试正在报名中(长期有效)

脑中风——中医典籍及历代名家是如何论述的

中老年人,春季要想稳住血压,必须防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tqzz/1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