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贺思圣医师,出身中医世家,京城名医贺惠吾之子,自幼从父学医,师承林芝藩、关幼波、王乐亭、赵锡武、姚正平等名家。年,贺老从北京中医学校毕业,医院、国防大学第二门诊部、医院担任医师,是针灸管针术学术带头人,曾任北京针灸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年,贺老被评为“首都国医名师”。贺老从事中医、针灸医疗及教学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擅长针药并用,善治消化系统疾病、中风及半身不遂、痹证、痿证、老年病、杂症等病。案1
邓某,女,32岁。
主诉:心慌4年余。曾查心电图未见异常。产后两年,自觉症状加重;伴健忘,脱发,心烦不眠,疲倦困乏,月经量少,错后。舌淡苔薄白,脉细。
辨证:阴血不足,心神不宁。
治法:补养心血,定心安神。
取穴:风池、天柱、内关、神门(平补平泻),三阴交(补),曲池、合谷(泻)。
针1次后,患者自觉心慌、心烦、疲乏减轻,睡眠有好转。继续隔日针1次,1个疗程(10次)后,患者痊愈。
案2
刘某,女,29岁。
主诉:在国外求学时不能适应环境,精神压力大而出现心烦失眠,情绪易波动,胸闷善叹息,忧愁烦恼。舌红苔薄白,脉弦。
辨证:肝气郁结,郁火扰心。
治法:疏肝理气,清心安神。
取穴:风池、天柱、内关、神门(平补平泻),肩髃、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泻)。
针3次后,患者失眠好转,胸闷、心烦明显减轻。隔日1次,继针2个疗程后痊愈。
按: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剧烈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分为惊悸和怔忡两类: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终日悸动,稍劳尤甚,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心悸是因禀赋不足、七情所伤、感受外邪等引起心神不宁,或心神失养、悸动不安。实证治以化痰、活血化瘀、重镇安神,虚证治以补益气血阴阳、养心安神为主。
案1患者属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治以补养心血,定心安神。案2患者属肝气郁结,郁火扰心。治以疏肝理气,清心安神。两案患者的主穴均为风池、天柱、内关、神门。《素问·举痛论》曰“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冶,故取风池、天柱醒脑调神,安神定志。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二穴合用,清心火、安神定志。案1泻曲池、合谷,补三阴交,补养气血,养心安神。针10次后,心悸消失。案2加肩髃、曲池、合谷理气活血通络;阳陵泉、太冲疏肝理气,清泻肝火,皆用泻法。针2个疗程后,患者疾病痊愈。
本文节选自《管针圣手贺思圣》。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管针圣手贺思圣》,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