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梅,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主治医师。曾致力于“治未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临证擅长以《内经》理论为指导,运用六经辨证方法诊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应用千百年的中医验方》以病为纲,汇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各科疾病,涉及病症多达余种,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重症。
另一方面,《应用千百年的中医验方》又以病统方,针对不同疾病,精选民间世代相传的药方多首以及古今中医名家多年临床验方千余首。
每首药方下按“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加减”“注意”等编写。《应用千百年的中医验方》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查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
内科——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忡”的范畴。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1上海医院主任医师朱锡祺验方:整脉饮
生地15克,桂枝6~12克,麦冬15克,甘草6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大青叶15克,苦参12克,茶树根15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助心气,养心阴,青邪热,整心脉。
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伴见心率失常者。症见胸闷心悸,心烦少寐,口干咽痛,舌质偏红,脉有歇止。
咽痛明显,病毒感染较重加蒲公英15克,地丁草15克。口腔溃疡,加野蔷薇根25~30克。若阴虚症状不明显而气虚症状突出,可去大青叶加党参12克,桂枝剂量亦可酌情加重。
2上海医院主任医师朱锡祺验方:宁心饮
太子参15~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淮小麦30克,甘草6克,大枣7枚,丹参15克,百合15克,龙牡30克,磁石30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益气养阴,宁心调神。
心悸难宁,胸闷烦热,口干津少;少寐多梦,或伴汗出。苔少质红,脉细数或有间歇。多用于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心悸甚加生铁落30克,天王补心丹12克(吞);多梦心烦加景天三七30克,柏子仁12克,莲子心6克;口干津少、苔少或光加石斛15克,天花粉15~30克;便秘加大黄3~4.5克。咽痛加玄参12克。
3医院老中医秦厚生验方:渗湿逐饮汤
半夏10克,风化硝10克(冲),茯苓31克,花槟榔10克,猪苓31克,郁李仁16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渗湿逐饮。
痰饮心悸。症见心悸心慌,伴有失眠,头晕等。
4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薛芳验方:心率失常方
生地12克,丹皮12克,知母9克,黄柏6克,黄连6克,龙眼肉12克,玉竹12克,莲子肉12克,枣仁9克,夜交藤15克,珍珠母15克。
水煎,分2次,每日1剂。
滋阴养血,定心安神。
心悸。
失眠多梦加朱砂安神丸1粒;口苦、苔黄加龙胆草12克;血压高、头晕加玄参12克、钩藤12克、地龙12克;五心烦热、面红、盗汗加地骨皮12克;月经不调加益母草18克;舌质有紫痕、瘀斑,胸部隐痛加丹参15克。
+人都在看都被你看过了
点个“在看”再走嘛??↓↓↓
点击阅读原文,点亮花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