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了解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考试形式和分值分布。
01考试形式和分值分布从60号题,抽取2个题,其中一个属于内科病案,另一个则从外科、妇科、儿科病案中选取。考试形式是给出一个病案(例)资料,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提供的临床资料,按照答题卡上的要求,以笔答形式完成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中医类证鉴别、中医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以及煎服方法的书写。第一站所占分值是40分,每个病案分析20分,考试时间是60分钟。第一站各个项目及评分细则标准见下表。
第一站考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考试项目
评分标准
具有规定学历
师承或确有专长
中医疾病诊断
3
3
中医证候诊断
3
3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4
4
中医类证鉴别
3
3
中医治法
2
2
方剂名称
2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3
3
合计
20
20
题量及合计
2题,总计40分
2题,总计40分
02辩证、辨病的技巧辨病的技巧(一)
中医辨病:就是记忆该病的典型临床特点。而辨病的依据就是所给病案患者现病史中的第一个症状。如:
①恶寒发热则代表是感冒
②咳嗽则辨病是咳嗽
③心悸心慌则是心悸
④心前区憋闷疼痛
⑤很多疾病都符合这一特点。
辨病的技巧(二)
前述的方法有时也不全部适用,有些复杂的疾病的辨病就要靠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如:
①肺痨则是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
②崩漏则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异常、经量异常3者具备。
③肺炎喘嗽:热、咳、痰、喘、煽5症具备。
④痫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口中如作猪羊叫声,须臾苏醒,醒后如常。
辨病的技巧(三)
1.西医辨病就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来进行确诊。
2.其次可以根据中医病名推测西医病名,反之,也可以根据西医病名联想中医病名。如
①泄泻——溃疡性结肠炎
②肝硬化——鼓胀
③消渴——糖尿病
辨证的技巧(一)
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证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性、病位、邪正之间的关系。
3.证候与病机关系:证候是病机的外在表现,病机是证候的内在依据。
4.辨证论治在临床的具体应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辨证的技巧(二)
要学会如何正确辨证,就要了解一些主要症状与证候的联系,有些症状具有直接确定证候的作用。
①例:重、浊、腻、缠绵、渴不欲饮——湿。
②例:恶寒发热、脉浮——就是表证。
③例:形体肥胖——就是痰湿。
④例: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湿热或痰热
03部分症状的诊断与辩证虚证的诊断——气虚
●气虚=神疲、体倦、乏力、脉虚
●心气虚=气虚+心悸、怔忡
●肺气虚=气虚+咳嗽、喘息
●脾气虚=气虚+食少、腹胀、便溏
●肾气虚=气虚+腰膝酸软
虚证的诊断——血虚
●血虚=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口唇指甲颜色淡白、肢体麻木
●心血虚=心悸失眠+血虚
●肝血虚=两目干涩+血虚
虚证的诊断——阴虚
●阴虚=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阴虚=心悸失眠心烦+阴虚
●肺阴虚=干咳无痰+阴虚
●肝阴虚=两目干涩、视物昏花+阴虚
●脾胃阴虚=干呕呃逆饥不欲食+阴虚
●肾阴虚=腰膝酸软+阴虚
虚证的诊断——阳虚
●阳虚=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气虚
●心阳虚=心悸+阳虚
●脾阳虚=食少腹胀便溏+阳虚
●肾阳虚=腰膝酸软+阳虚
痰液的辩证
●寒痰——痰多色白清晰
●热痰——痰色黄粘稠
●湿痰——痰多色白易咯
●风痰——痰多泡沫
●燥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难以咳出
血瘀证辩证
●疼痛: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尤甚,经久不愈
●肿块:腹腔肿块质硬,推之不移
●出血: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有血块
●发绀:皮肤、口唇指甲色青紫
●舌脉证:舌暗紫有瘀斑,脉涩
●全身症状: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月经
●月经量多色淡质稀——气虚
●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血虚
●月经量多色深红质稀粘稠——血热
●月经色鲜红质稠——虚热
●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肾阳虚
●月经色紫暗有血块——血瘀
●月经量或多或少,夹血块——肝郁气滞
●月经质粘稠如痰——痰湿
肝郁气滞
●胸肋两乳少腹胀痛
●喜太息
●病情随情绪而变化(息怒消长)或生气加重
●得嗳气矢气则舒
●脉弦
04(中医)病案(例)例题:张某,男,46岁,农民。年01月07日就诊。
患者于3天前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咽痛,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渴喜热饮。遂来就诊。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1.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2.中医类证鉴别:请与时行感冒鉴别。
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①辨病依据:患者因气候变凉诱发,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痛,中医辨病为感冒。
②辨证依据: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痰吐稀薄色白,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为风寒束表证。
病因病机分析:外出受凉,感受寒邪,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病位在卫表肺系,病性属表属实。
中医类证鉴别:需与时行感冒鉴别。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而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中医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荆芥15g、防风12g、羌活9g、柴胡9g、前胡12g、川芎9g、枳壳9g、茯苓12g、桔梗6g、甘草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医病案分析例题已上传至qq群,加群后在群文件中即可下载查看。
相关推荐:
记住这些中医辨证论治要点,拿下40分!
中医技能考点速记:小儿腹泻、触诊分类、急症针灸治疗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复习经验及注意事项
4张表搞定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
划重点!中医辩证论治高频考点,附例题、评分标准!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二、三站复习技巧
中医/中西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满分攻略(三站全)
10位医考过来人的技能通关经验,你肯定用得上!
中医操作的高频考点,拿下20分!
中医内科学方剂速记,实用收藏!
干货
中医医师考试儿科学基础知识考点
中医四诊记忆歌诀,重点考查!
温馨提示:6月8日起,网校老师将陆续为大家带来技能考点直播课,全程干货满满,你一定不要错过!
技能高频考点直播
全程免费观看
如何观看直播课?
长按识别下方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白癜风食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