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参都被作为名贵滋补品供成人服用,那么,小儿是否能服用人参呢?很多人认为:人参易导致小儿上火,而且人参中含有的激素可能会导致小儿性早熟,真的是这样吗?
看来科普一下人参的知识很有必要了,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一下这个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神农本草经》里关于人参的描述是:“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被列为中药中的上品。
翻开《中药学》,人参被归在补气药的第一位。其药性为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
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虚欲脱,肢冷脉微人参甘温补虚,能大补元气,所以常常用于危急症的救治。凡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导致的元气欲脱,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欲微绝的危重症侯,一般都会用到独参汤,也就是单用人参,大量浓煎服。
张景岳先生在《景岳全书》里就记载了“独参汤”的应用。有一次他儿子病后哮喘,呼吸困难,气息续断,他就用的是独参汤,立刻让孩子转危为安。
2脾虚食少,肺虚咳喘,阳痿宫冷人参入脾经,可以补益脾气,和炙甘草、姜、大枣一起被归为“脾四味”。凡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都适宜用人参滋补,比如益气健脾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入肺经,因此人参也长于补肺气。凡是肺气虚弱,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声低懒言,咳痰清稀,自汗脉弱者,都可以用人参配伍黄芪、五味子、紫菀等药进行治疗,比如补肺汤。
入肾经。和鹿茸、肉苁蓉等药相配伍,有补肾阳、益肾精的作用,可以治疗肾阳虚衰,肾精亏虚,阳痿宫冷等证。
3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人参不仅可以补气,而且生津的能力很强。常与石膏、知母同用,治疗气津两伤,短气、口渴、口舌干燥、汗多。比如人参白虎汤。也常用于治疗消渴病或者气阴两伤者。对于出汗多,气亏津伤的小儿或者老人很是适合。
人参之所以给人以大热的感觉,主要和服用量有关。如果一次服用太多,当然会有上火的症状。另外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人参解”里也说到,人参本性温,之所以会燥热,和有些人工种植时会往土中洒砒石末有关(砒石末可以防虫,)皇封参有机人参,绿色种植无添加。
小儿多为稚阳之体,常见多汗体热,但也绝不能因此就说人参不能服用。脱离剂量和症状谈论药物药性,都是不合理的。再说人参本身就有气津双补的作用。
4心气不足,惊悸失眠人参补益心气、安神益智。因此常用于治疗心气虚弱,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健忘等症。比如在滋阴养血、安神定智的归脾汤和天王补心丹里,人参都是要药。
人参中真的含有激素吗?
现代研究里,对于人参的化学成分也有详细的解析。人参里主要含有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黄酮类、维生素类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没有任何关于激素的论述。
在纯西医的药理作用分析中,也提到的都是人参对人体有益的作用,比如增强抵抗能力,改善脾胃症状、增强记忆力,抗衰老等,也没有任何有关激素的记载。
唯独提到服用人参有不良反应的,是滥用人参综合征,也就是过多过度服用人参,会导致病人出现一些兴奋、失眠、亢进、性欲增强、食欲减退等症状。
因此正常情况下,少量服用人参,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安全有益,更不会有“激素”。在中医里,参、姜、大枣、甘草被称为脾四味,是补养脾胃最好最常用的四味药。
大家千万别被电视里吃完人参流鼻血的画面误导了,他们一次吃一根,而我们的日常用量可以为一次2克,每天2次。
皇封参有机红参精选六年根长白山有机人参为原料,采用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宫廷传统制参工艺,在GMP标准环境下精制而成,遵循清朝皇家制参工艺,延续古法,施以精湛的传统手工加工技艺,结合现代科技精心炮制而成。
红参适用于身体虚弱,体质较差人群及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日常调理。妇女产后调理。术后患者的恢复调理。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易疲劳人士、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患者的调理。
*本文整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