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通、病无踪
古法经络调理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各类癌症专业技术输出学习交流的最佳平台
二十八脉分脉脉歌,详解于下:1浮脉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2沉脉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
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5滑脉
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6涩脉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7虚脉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证蜂起。
8实脉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
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实而且紧,寒积稽留。实而且滑,痰凝为祟。
9长脉
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左寸见长,君火为病;右寸见长,满逆为定。左关见长,木实之殃;右关见长,土郁胀闷。左尺见之,奔豚冲兢;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10短脉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短主不及,为气虚证。短居主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短在左关,肝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左尺短时,少腹必疼;右尺短时,真火不隆。
11洪脉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表,滔滔满指。
洪为盛满,气壅火亢。左寸洪大。心烦舌破;右寸洪大,胸满气逆。左关见洪,肝木太过;右关见洪,脾土胀热。左尺洪兮,水枯便难;右尺洪兮,龙火燔灼。
12微脉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微脉模糊,气血大衰。左寸惊怯,右寸气促。左关寒挛。右关胃冷。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13细脉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
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细居左寸,怔忡不寐;细在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14濡脉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濡主阴虚,髓绝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右寸见濡,腠虚自汗。左关逢之,血不营筋;右关逢之,脾虚湿浸。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尺得之,火败命乖。
15弱脉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弱为阳陷,真气衰弱。左寸心虚,惊悸健忘;右寸肺虚,自汗短气。左关木枯,必苦挛急;右关土寒,水谷之疴。左尺弱形,涸流可征;右尺弱见,阳陷可验。
16紧脉紧脉有力,左右弹指;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紧主寒邪,又主诸痛。左寸逢紧,心满急痛;右寸逢紧,伤寒喘嗽。左关人迎,浮紧伤寒;右关气口,沉紧伤食。左尺见之,脐下痛极;右尺见之,奔豚疝疾。
17缓脉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颭,初春杨柳。
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右关沉缓。士弱湿侵。左尺缓涩,精宫不及;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18弦脉弦如琴弦,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指下挺然。
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疼。左关弦兮,痰疟癥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19动脉动无头尾,其动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得动,惊悸可断;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关若动,惊及拘挛;右关若动,心脾疼痛。左尺见之,亡精为病;右尺见之,龙火奋迅。
20促脉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促因火亢,亦由物停。左寸见促,心火炎炎;右寸见促,肺鸣咯咯。促见左关,血滞为殃;促居右关,脾宫食滞。左尺逢之,遗滑堪忧;右尺逢之,灼热为灾。
21结脉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心寒,疼痛可决;右寸肺虚,气寒凝结;左关结见,疝瘕必现;右关结形,痰滞食停。左尺结兮,痿躄之疴;右尺结兮,阴寒为楚。
22代脉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代主脏衰,危恶之候。脾土败坏,吐利为咎;中寒不食,腹疼难救。两动一止,三四日死;四动一止,六七日死。次第推求,不失经旨。
23革脉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
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遇之,疝瘕为祟;右关遇之,土虚为疼。左尺诊革,精空可必;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24牢脉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牢主坚积。病在于内。左寸之牢,伏梁为病;右寸之牢,息贲可定。左关见牢,肝家血积;右关见牢,阴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25散脉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寐;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当有溢饮;右关之散,胀满蛊疾。居于左尺,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阳消命绝。
26芤脉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芤脉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搏阴伤。芤入左关,肝血不藏;芤现右关,脾血不摄。左尺如芤,便红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27伏脉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伏脉为阴,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郁之证;伏居右寸,气郁之疴。左关值伏,肝血在腹;右关值伏,寒凝水谷。左尺伏见,疝瘕可验;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28疾脉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
疾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号离经,虚魂将绝;渐进渐疾,且多殒灭。左寸居疾,勿戢自焚;右寸居疾,金被火乘。左关疾也,肝阴已绝;右关疾也,脾阴消竭。左尺疾兮,涸辙难濡;右尺疾兮。赫曦过极。
中医不难,难在用心,坚持。悟性固然重要,但持之以恒更重要!
健康养生小常识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这三个方法最简单有效!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再过几日就冬至了,寒冬过半,您还没养肾吗?五臓之中,肾主封藏,冬季是补肾、养肾的好时机,错过就太可惜了。要想补好肾,先要了解肾。中医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指构成我们人体最精华、最精微的物质,就藏在肾里。先天之精:就是父精母血结合成受精卵,直到发育成人,留存在人体内的先天精华;后天之精:婴儿脱离母体后,要不断地跟外界交换物质,通过饮食、呼吸,最终留存在体内的精微物质,统称为后天之精。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天合后天,同藏于肾中。肾藏精,精化气,犹如水和水蒸汽,然后通过三焦,布散到全身,进而调节机体代谢,促进机体生长、生殖和发育。所以,养肾是冬日养生重点,冬日养好肾,开春能打虎。今天推荐三个小方法,非常简单,特别适合偷懒的你~~1、腹式呼吸胎儿在母体中的时候,是通过脐带来供血供氧的,氧气和血液进入胎儿的部位就是肚脐。当胎儿脱离母体后,改为口鼻呼吸,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很多人只会胸式呼吸(呼吸到肺),而不习惯于腹式呼吸。肾主纳气,“纳”字就是收纳、吸纳的意思。我们平时呼吸时,如果能够将气吸纳到我们的小腹(肚脐以下的部分),就可以让我们的气潜藏到丹田这里。腹式呼吸,一方面可助肾纳气,另一方面有助于将后天精气填补入先天精气。吸气的时候肚子往外鼓,呼气的时候肚子往里缩。当然,腹式呼吸,还可以很好地按摩腹腔里的臟腑,也有很好的瘦身作用,功效太多,受益无穷。2、吞津液肾主水,在液为唾,我们周身水液的代谢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的舌头底下有两个穴位,一个叫金津,一个叫玉液,这两个穴位分泌出来的唾液真的好比“金津玉液”,养生功效十分强大,经常做“吞津液”的动作,补肾作用明显。舌抵上颚(舌头翘起来抵住上牙后面的牙龈),牙关紧闭,闭目养神,静静感受唾液的分泌,自我感觉比较多时可分几次把唾液慢慢的咽下。也可参考下视频中的做法:视频来源网络
请在WiFi下观看3、灸肾俞养肾的话,首选的穴位当然是肾俞,它是肾精元气的“老窝”。是肾气汇聚之地,就像是肾的“府邸”,所以古人才有“腰为肾之府”之说,由此可见肾腧穴的重要性。肾俞穴在第二腰椎脊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艾灸有温通经络、补阳壮阳、温经散寒的作用,灸肾俞有很强大的补肾益肾功效,还有防治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保护腰部的作用。点燃艾条温和施灸,每次每穴15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使用木质2孔灸盒,插入两根艾条,放置在左右肾俞上,可同时施灸,温补功效很好(阴虚火旺者慎灸)没时间艾灸的朋友可以“擦肾俞”~操作方法:搓热双手,上下搓肾俞部位,次数不限,以局部感觉到温热为度。擦肾俞虽然比起艾灸起效慢,但若能每天坚持,也有不错的效果。该糖尿病患者去年11月来调理糖尿病非要我们承诺将他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眼底病变治好。我们不能承诺%,只能承诺延缓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速度。后来他走了。那是眼睛可以模糊的看见。今年疫情后,眼睛完全看不见了。4月份在调理糖尿病时,不刚糖尿病调理指数达到常人。而且经过中医对脏腑整体调理。没想到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眼睛失明。现在又可以对4米内的东西看见了。他开始也不相信中医对糖尿病调理的结果。现在他相信了,虽然有点欣喜,但也失落。中国人的思想总是先看见才相信。总是相信眼见为实。多少事情都毁在这四个字。让中医进去学校是最正确的抉择。但愿知识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车博士中医团队主要调理的项目:
1.各类肿瘤:早期前期中期
2.高血压:靶向平衡稳压疗法
3.中风心脑血管疾病:刺络放血醒脑排毒非药物疗法
4.糖尿病:保脏养胰多维疗法
5.肥胖综合症(肥胖是引起四高的主要原因。体重减少10斤,血压自然降低10汞柱,血糖相对也会下降,轻中度脂肪肝可以完全消失)
现代西医无法治愈慢性病是因为,西药只是控制了视觉上看到的数字。并没有用药物使血管和胰岛恢复其内在的功能。所以西药只是让血压和血糖的数字看起来是在正常人的数值范围。而中药是用它的药效来恢复血管的弹性及胰岛功能的正常化。中药不能让你直观的在数字上看到正常的血压血糖值。但你会感觉你的身体比以前舒服多了。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血压血糖的数字正常大量服用西药。到最后正常的数字让更多的并发症出现。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的。高血压糖尿病大多是肝肾功能失常引起的并发症。只要我们恢复其功能。并发症就会得以控制其发展的速度!中药调理糖尿病高血压正是让脏腑器官恢复功能从而让血糖血压值正常!
咨询杨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