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同是心悸,阴虚火旺心胆气虚心血不足,

今天,我们简单的聊一下,心悸的几个证型的鉴别:阴虚火旺型、心胆气虚型、以及心血不足型。

首先从症状表现上鉴别:

心悸·阴虚火旺证患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口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酸,耳鸣,头晕目眩,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心悸·心虚胆怯证患者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心悸·心血不足证患者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其次,从证候分析上进行鉴别:

阴虚火旺心悸:

肝肾阴虚,虚火内动,扰及心神。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而烦,不得安寐。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上,则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

心虚胆怯心悸:

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脉象动数或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本型病情较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忡不宁,心慌神乱,不能自主。

心血不足心悸: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故倦怠无力。舌为心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接着从治法上进行鉴别:

阴虚火旺心悸: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用天王补心丹或硃砂安神丸为治。

心虚胆怯心悸: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用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硃砂治之。

方中龙齿、琥珀、磁石以镇惊宁心,硃茯神、菖蒲、远志以安神定志,人参补益心气。

若惊悸心胆虚怯可加炙甘草以补益心气,心阴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安神收敛心气。

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之故,可用黄连温胆汤以清痰热,痰热清则心自安宁。方中亦可加入枣仁、远志等以安神养心。

心血不足心悸: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以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定志;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最后,分享一则心悸的医案:

张xx,男,40岁,干部,年0月4日就诊。巳得心悸病一年多,主证心跳气短,失眠健忘,怔忡,眩晕,倦怠。颜面苍白颧红,形体瘦,表情苦闷不安,口唇舌质淡无苔,呼吸气急促,脉急数无力,每分钟30次,西医诊为心动过速证。

病属阴亏阳浮心肾不交心悸证,治以益精补肾,益气生血,养心安神法,处方:加味八味安神汤。

按:本例为房室不节,肾阴亏耗,不能上济于心,阴阳不交举,神不守舍,心肾不交心悸证。即刘河间所云:“水衰火旺,心胸燥动”之义。因肾阴亏损,阴阳互恨失调,虚阳上越,上扰心神,故现眩晕,心悸,头眠,健忘,怔忡;肾阴不能上济心阳,心阳独旺则心阴伤,心气损,故脉急数无力。

治疗以甘酸咸温性平之熟地、萸肉、枸杞、肉菘蓉滋阴益精以补肾;当归、白人参补血益气以养心;甘酸微辛性平之龙骨、枣仁、菖蒲、琥珀养心安神。肾阴充盈,水火既济则愈。综上,对于肾阴亏损,累及心脏之疾,属于虚证,“虚者宜补之”,虽然虚阳上越,是阴亏不能制阳,治疗必须以甘温性平之剂滋阴益精补肾,佐以养心安神之品,阴充则阳平神安。慎用性寒之品,以防伤阳之弊。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问诊咨询,请私信或文章的评论区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zz/7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