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脾汤的简介
归脾汤是补益类方剂。归脾汤同名方剂大约有九首,其中《正体类要》中记载的归脾汤最为常用。见于《正体类要》卷下。
组成:白术9g、当归9g、茯神9g、黄芪12g、远志6g、龙眼肉12g、酸枣仁12g、人参6g、木香6g、炙甘草3g、生姜6g、大枣3枚。
功效: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二、哪些表现属于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三、组方特点
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
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
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俱为佐药。
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用法中加姜、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
四、归脾汤的临床应用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为何冠以“归脾”之名?因为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而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心脾两虚同治时,应重点在脾,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故名归脾。
现代人凡是因思虑劳倦过度,损伤心脾,出现心慌气短、健忘失眠、体倦食少,都可以应用。例如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之证。还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