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我们的“爱心大使”陈良伟先生播诵的《中医术语解读:心肾不交》医学科普“语音版”
中医术语解读:心肾不交——医学科普(45)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三焦”。
三焦为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女子胞等。
那么,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相生相克之理论解读: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心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之为心肾不交,也可以称为水火不济。
临床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治疗时,应该根据肾阴和心火情况的偏重,宜滋补肾阴,清心降火,养心安神。常用的药物有:桂枝龙骨牡蛎汤,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
平时也可多多刺激百会、肾俞、神阙、心俞、神门、太冲、太溪等穴位,也能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
为满足不同疾病的就医需求,全方位的为患者服务,刘光瑞、刘光杰“北方哥俩老中医”已携手同行,开启了线上看病的模式,特告知:
从今往后,只要有人生病,别着急、别紧张,千万别有病乱投医,防止走弯路进入误区!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添加哥俩老中医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