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药食同源晨起腹泻起夜尿频肾虚泡

五更泻,又名鸡鸣泻。

五更指在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也就是现在的凌晨五点到七点的时候,病人小腹开始突然出现疼痛,并且伴有肠鸣音,然后腹泻,泻完后疼痛减轻。

五更泻由肾阳虚,命火不足引起,也最是伤肾。故五更泻又名“肾泄”。

肾虚病人可有以下症状:

手脚冰凉、四肢无力、起夜频繁、女性崩漏、男性遗精滑精、容易掉头发、腰酸背痛体虚等。

很多肠胃病患者有肾虚问题,所以需补肾。

有一味补肾固精良药,名为“山茱萸”。(注意:考虑到肠胃疾病患者有食物耐受度问题,请各位根据自己情况辩证分析是否尝试山茱萸)。

核心导读

茱萸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山茱萸主治补益肝肾,吴茱萸主治散寒止痛。

山茱萸的果肉虽有固精的作用,但它的果核却有滑精的作用,因此入药的山茱萸必须要去核。

冬季是补肾的最好季节。山茱萸5-15g,泡水喝,可补精气同时将漏精气的“门”给关上,从而将精气固守于体内。

有湿热病人不宜服用山茱萸。

山茱萸

茱萸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很多人会将二者混淆。

《本草纲目》:“吴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其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汤液本草》:“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也。”

山茱萸主治补益肝肾,吴茱萸主治散寒止痛。

所以这是两种治疗功效完全不同的药,千万不要搞混。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有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意思是肾主管人体精气的封藏。五脏六腑的精气的封藏都由肾主管,头发、骨骼都和血气有关,人体精气充足则血气足而头发乌黑茂盛,骨骼坚固充实。肾的功能正如大自然冬季万物收藏的情况,故肾和冬季相通。

冬季是补肾的最好季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会说要“冬季进补”。

山茱萸服用方式

山茱萸5-15g,泡水喝,可补精气同时将漏精气的“门”给关上,从而将精气固守于体内。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可以服用山茱萸。

需要注意的是山茱萸的果肉虽有固精的作用,但它的果核却有滑精的作用,因此入药的山茱萸必须要去核。

《雷公炮炙论》中记载:“凡使以酒润,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两已来,缓火熬干方用。能壮元气,秘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山茱萸使用禁忌

山茱萸具有温补收敛的功效,因此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不宜使用。另外,不得与桔梗、防风、防己同服,因为山茱萸与这几类药材相克。

山茱萸医案

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非常善于运用山茱萸,而且留下了大量的单方及复方的临床医案。张锡纯对山茱萸的用药体会是,元气暴脱的危急证,若得山茱萸则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张锡纯医案:邻村李志绾,年二十余,素伤烟色,偶感风寒,医者用表散药数剂治愈。间日,忽遍身冷汗,心怔忡异常,自言气息将断,急求为调治。诊其脉浮弱无根,左右皆然。愚曰:“此证虽危易治,得萸肉数两,可保无虞。”时当霖雨,药坊隔五里许,遣快骑冒雨急取净萸肉四两,人参五钱,先用萸肉二两煎数沸,急服之,心定汗止,气亦接续,又将人参切作小块,用所余萸肉煎浓汤送下,病若失。医案中的李志绾色欲无度,平素就有元阳不固、肾亏滑精之象。又因外感风寒,医生用了发汗剂,然而发散了表邪的同时也加剧了元阳的虚脱。于是出现了遍身冷汗、心中怔忡、气息不能接续的症状,并且脉象浮弱无根,这是元阳暴衰欲脱的危急证,急当收敛元阳。张锡纯急用萸肉二两浓煎顿服,药量大而药性专,直接收敛将欲虚脱的元阳。元阳得固之后自然心定汗止,气息亦能接续。

PS: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

就可以打开相应文章

扫码咨询胖先生的肠易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zl/8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