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药,你能想到什么味道?相信不少人会皱着眉头想到苦涩二字。其实,中药也可以是美味的。这6种健康美味可以当零食的中药,一起来了解一下。
龙眼肉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委黄等症。《滇南本草》有云:龙眼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现代研究表明,龙眼肉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龙眼肉除了可直接吃,还可以当作点心。
龙眼肉10克,大枣15枚,鸡蛋1个,共蒸熟可作零食。
适当吃龙眼肉,对于体质虚弱或贫血的人来说很有益处。但也不可多食,如郁火、痰火、气滞和湿阻中满者忌食龙眼肉。妇女怀孕后,大都阴血偏虚,阴虚则生内热,龙眼肉性温,因此,为了避免流产,孕妇应慎食龙眼肉。此外,龙眼肉葡萄糖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
白果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归肺、肾经,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作用,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症。据《本草纲目》记载,白果熟食能温肺、益气、定喇、缩小便、止白虫;生食能降痰、消毒杀虫。研究表明,白果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多种细菌及真菌有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取白果一碟,炸炒至熟,趁热食用,清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白果虽好,但食之过多或者生食,可引起中毒。其有毒成分主要为核仁中白果中性素(白果醇、白果酸、白果酚)及少量的氰苷。临床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等症状。白果外种皮直接接触可引起皮炎。所以,食用时需去壳、去红软膜、去胚芽。
对成年人来说,一般一次食用不要超过10粒;孩子则不宜超过5粒,3岁以下婴幼儿尽量不要服食。此外,有实邪者忌服,容易出血的人和身体虚寒的人也不宜食用白果。
甜杏仁甜杏仁是一种健康食品,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食用不但可以有效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亦可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多种慢性病的发病危险。
但是,甜杏仁的毒副作用也是不能小觑的,很多古中医书籍中均记载杏仁“有小毒”、“有毒”。临床上因食用大量的甜杏仁而引起中毒的病例亦常见到,其中毒表现轻者为全身乏力、面色青灰、时有呕吐等;严重者可因呼吸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预防杏仁中毒的关键是控制食用杏仁的量,不论是药用还是食用,不论是甜杏仁还是苦杏仁,每天不宜超过12克。
由于本品含有较多的脂肪及少量的苦杏仁苷,故虚劳咳嗽、气喘、胸腹逆闷、肠燥便秘、大便干结者尤为适宜食用。但痰饮咳嗽、脾虚肠滑者则不宜食用。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患者,或者脱肛、子宫下垂等气虚气陷者忌用。
九制陈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状。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陈皮还有助消化、抗溃疡、利胆溶石作用。九制陈皮采用优质的柑橘皮为原料,经过拣皮、浸漂、保鲜、切皮、腌制、沥干、调料、反复晒制、贮存等多个工序,始成正式产品。因工艺繁杂严谨,故称之“九制”。
陈皮偏于温燥,有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甲亢、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及气虚血弱之人要少用陈皮。
柿饼本品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味甘,性平。具有润肺、止血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有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
柿饼除了可以直接吃,还可以用蜂蜜蒸柿饼,简单美味,还有清痰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疗痰涌咳嗽。但需注意,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者不宜食用。在柿饼的表面,通常覆盖一层白霜,那是果肉干燥时随水分蒸发而渗出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凝结物,称柿霜。近年来,市场上的柿饼很多都是人工挂霜的,用的是滑石粉。为了保证安全,可清洗后再食用。
另外,购买柿饼时需注意,柿霜为淡黄或白色粉状物。如果表面出现白色长毛或者褐色、黑色的斑块,则为发霉变质现象,不能食用。
黑芝麻本品来源于脂麻科植物脂麻的成熟种子。
黑芝麻味甘、性平,有油香气,归肝经、肾经、大肠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等症。
黑芝麻富含油脂,特别适合老年人肠燥便秘使用。但脾胃虚寒者需少食,慢性肠炎患者及有腹泻症状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另外,生黑芝麻气味特别,建议炒熟使用,也便于更好的消化吸收。
文字源自药评中心图片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