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体器官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的关键环节。一旦睡眠质量不好,则会影响各个器官的健康。同样,人们也可以从睡眠障碍中发现身体中隐藏的异常。
人年纪大了,睡眠时间变少不说,还总在凌晨3、4点醒来,便再无睡意。这种易醒一般暗示四大疾病,请别忽视!
四大疾病别忽视
01肺功能异常
夜晚是各个器官进行自我修复的时候,肺部是半夜3点到5点的时间段排毒,如果总是在这个时间段醒来,很可能是肺功能出现了异常,肺部气血不足,影响血液的循环,进而会造成全身的供血缺乏,大脑收到这个信息,就会早早的醒来,这是提醒你需要对肺部进行保养了。
02脾胃不和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人们摄入的饮食进行消化、吸收。
脾胃健康与否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睡眠,很多人如果晚上吃得过饱,脾胃不和了,则晚上很难入睡,即使睡着了夜里也会出现易惊醒、做噩梦等情况。所以,出现早醒,尤其要注意脾胃的养护。
03脑神经衰弱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很大,平时也不太注意劳逸结合,总是让自己处于紧张的压力环境下,时间长了,容易出现脑神经衰弱的情况,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经常半夜3-4点醒来,难以入睡。
04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因情绪障碍而长期处于悲伤、绝望、自我怀疑、无助的负面情绪中,严重的抑郁症,会选择轻生。研究数据表明,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首发症状就是失眠和早醒,要引起重视。
助眠小窍门
睡前保健的重点是调摄心神,即精神要先静下来。躺在床上,让自己的情绪彻底平静,丢掉一切繁杂思绪,什么都不想。
1
睡前3小时做点运动
有研究发现,睡前3小时进行适当运动,有利于达到最佳的促眠效果和提高睡眠质量。在距离睡前较远的时段做些运动可以提高体温峰值,睡前又刚好把它降下来,所以人就能很快入睡。
2
睡觉前营造气氛
准备睡觉前,必须停止一切可能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的活动,如看书报、看电视和娱乐活动等,换上柔软、宽松的睡衣,用热水泡脚15分钟。上床后要关掉灯,放松身心,使机体渐渐进入睡眠状态。
3
右侧卧
睡姿最好是右侧卧,两脚微曲,以便于胃中食物向肠内排出,也更有利于肠胃的消化。古谚语中说的“卧如弓”,指的就是这种睡姿。仰卧时不要将手放置在胸部,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引起梦魇。左侧卧位不好,它会造成心尖部左移而受到胸壁的压迫,引发多梦。
4
合适高度的枕头
睡眠的好坏与枕头也有一定关系,故民谚有“长寿三寸,无忧四寸”之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长寿,经常枕三寸(9厘米)高的枕头;要想睡得舒服,经常枕四寸(12厘米)高的枕头。实验证明,枕6~9厘米高的枕头睡眠时,脑电图最早出现平稳的休息波形,表示大脑顺利进入平稳的睡眠状态,获得的睡眠质量也最高。也就是说,6~9厘米高的枕头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两个方子来支招
情况一:心火上炎,难眠易醒。
如果持续处于焦虑的状态,心情变得很急躁,且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口腔溃疡、口苦等症状,这些就是中医所讲的“心火上炎”的表现了。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或者睡得浅,睡着了以后又容易醒过来。
黄连人参须酸枣仁汤
材料:黄连1.5克,人参须10克,酸枣仁15克,排骨或瘦肉克,调料少许。
做法:将排骨或者瘦肉洗净,加入黄连、人参须和酸枣仁和适量水一起隔水炖汤服用。
功效:黄连能去心脾积热,人参须助清心除烦,酸枣仁则安神定志,三者搭配炖汤服用,能起到清心降火的作用。
情况二:气血不足,虚烦不眠。
“气血不足”是一种虚症,多为久病体弱、血液生化不足,或是脾肾两虚,或因劳倦过度,导致气血耗损。处于这种症状的人,容易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中医称之为“虚烦不眠”。日常调养重在改善气血亏损的状态。
气血固本口服液
气血固本口服液,取自名方,精选刺玫果、刺五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黄精等20味经典中药材,综合调理五脏气血平衡,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固肾、宁心安神的功效,早、中、晚一日三支,对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心神不宁引起的体倦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失眠等症状有明确疗效。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