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熟地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味甘、性微温。
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养血补虚,健乌须发。
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消渴、骨蒸潮热等证;肾虚精亏所致的须发早白;血虚所致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诸症。熟地是填精补肾、滋阴养血之要药,但因其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因此常与陈皮、炒砂仁等常用,以防滋腻碍胃,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消导。
煎服,9~30g。熟地黄炭能止血,适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气滞、痰饮、胀满、湿盛者不宜用。
腧穴
手三里
无。
此腧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曲池下2寸,桡骨内测。
1、腹痛,腹泻。
2、肩臂麻木,上肢不遂。
3、齿痛,颊肿。
直刺0.8~1.2寸;可灸。
无。
方剂
保元汤
保元补益总偏温,桂草参芪四味存。
男妇虚劳幼科痘,持纲三气妙难言。
补气虚。
《博爱心鉴》
黄芪三钱(9克)
人参一钱(3克)
炙甘草一钱(3克)
肉桂5分(1.5克)(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
加生姜1片,水煎服。
益气温阳。
虚损劳怯,元气不足。症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本方以元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偏虚为兼证。方以黄芪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为君药。人参补益脾肺,大补元气,为臣药。肉桂少量,温暖元阳,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方温补元气,气充体壮,虚损自复。本方偏于温补,故阴虚血少者慎用。
按:本方是魏氏从李东垣黄芪汤借治痘证发展而来,因加官桂以助药力,故名为“保元”。
条文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一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六经病的传变中,由太阳传入少阴者,称为()。
A、直中
B、传经
C、并病
D、合病
患者心悸怔忡,头晕健忘,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其诊断是()。
A、心肺气虚证
B、心脾两虚证
C、心肾阴虚证
D、脾肺气虚证
答案:BB
宣委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