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已过,东北地区已经进入深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由于寒露的到来,天气由热转凉,随着寒气的增长,万物逐渐凋落,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是季节热冷交替的开始。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体内津液,如果自身调养不当,则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寒露时节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情之外,在饮食调养上,还应以滋阴润燥为宜,根据季节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摄取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来进行调养,以确保体内阴阳平衡。
根据中医养生学家的建议和寒露时节养阴润燥的饮食调养原则,可以选择药粥来调补。而喝粥的时间,以早晨为宜,因为古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隔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黄精粥取黄精30克洗净,加水煎取浓汁,放入洗净的粳米30克煮粥食用。有补脾胃、润心肺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肺虚咳嗽或者干咳无痰者食用。
珠玉粥将薏苡仁60克洗净煮粥,再加入山药60克、柿饼30克共同煮至黏稠即可。有补肺、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干咳、大便稀溏不成形者服用。
百合粥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大米50克,加水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适量冰糖,每日晨起服用。对于咽干口燥、皮肤干燥较重者,可加入玉竹、沙参或麦冬、天冬等,并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蜂蜜。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经,功擅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秋燥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二仁粥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0克,粳米克。先将柏子仁、枣仁捣碎,和粳米一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蜂蜜,再煮沸,睡前服食。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功,对于心血不足、神志不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颇有良效;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是治疗虚烦不眠、惊悸不安之佳品。此粥适于失眠伴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属心胆气虚者服食。
沙参麦冬粥沙参、麦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沙参、麦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粥,冰糖调服,每日1剂。可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
此外,民间一直非常重视秋冬进补,有“秋冬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但寒露时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因此不能急于进食肥甘厚味,当先调理一下脾胃,为脾胃更好地受纳补品做好准备。可选择食用一些甘淡补脾的食物,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且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同仁大药房伴您中医养生
咨询电话-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盖百霖价格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