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角度看贫血
中医将贫血列入“血虚”、“萎黄”、“虚劳”范畴,将气与血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血虚是由气虚所致,血虚又反过来加重气虚,导致气血两虚证。
贫血的发生,或因饮食失调,或因劳倦内伤,或因长期慢性失血,或因虫积,亦有情志所伤,阴血暗耗所致。
2
中医辨证分析贫血症状
1出现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等症状,可归为心血虚;2出现头晕目眩、耳鸣、惊悸不安,或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肌肤甲错、面色白等症状,可归为肝血虚;3出现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眼花等症状,可归为脾血虚。3
贫血膳食疗法
猪肝治贫血:猪肝克,菠菜克,红萝卜克,加水炖熟,调味饮服。
黑豆红枣糯米粥:黑豆25克,红枣15枚,糯米50克。文火煮成粥,另加红糖20克,调匀服食。
绿豆治贫血:绿豆25克、红枣10枚,红糖20克、绿豆煮开花,红枣煮熟、加糖食用。
黑木耳治贫血:干黑木耳12克,红枣枚、加适量水煮熟后,加入红糖25克、服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