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的痛苦
糖是我们每人每天身体必不可缺少的物质,我们身体能量的维持全都靠它的参与,但若是囤积太多,不但会让自己体重增加,还会导致整个机体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
糖尿病在严重高血糖时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当然,这常见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2型糖尿病发病前除了多饮、多食、多尿这些症状外,在体重上反而常常会有肥胖,伴有疲乏无力的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体重也会会逐渐下降的。
l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的生物作用缺陷所引起,绝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以2型为主。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我们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观察身边的糖尿病患者,他们许多都伴有像白内障、肾病等等这些并发症的原因。
在1型糖尿病必须终身依赖注射胰岛素,但可以通过中医药调理体质,提高身体生理机能,减少或消除并发症,延长寿命。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上,通过中医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糖效果也很持久。
糖尿病的原因
第1种病因是先天体质因素:
有些容易过敏的人是先天禀赋带来的,同样的道理,有些人生下来就易患消渴证倾向。消渴证跟肾虚也有很大的关系。精气不足,最终精亏液竭而发为消渴;
第2种病因是饮食不节:
如果说,一个人饮食不节,长期吃肥甘厚腻、辛辣香燥的食物,或者还好喝酒,久而久之,人体的脾胃功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甚至导致肠胃积热,损伤体内津液,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感到愈发口渴;
第3种病因是情志损伤:
我们常见的情绪有:怒、喜、思、悲、恐。而郁怒伤肝,肝气就会郁结,郁结生热而伤津。“劳心竭虑,用心太过”会导致心火内燔,产生消渴;
第4种原因是房事不节:
有些人觉得很奇怪:怎么房事不节会导致消渴呢?频繁的性生活会导致肾气虚耗,肾失滋养则肾阴亏虚,以致肾火内生,因热而燥,引起消渴。
第5种原因是燥热致病:
外在环境的热邪也会损耗体内津液。比如天气太热,人体失于调节就容易燥热。再比吃多了“燥热”的食物,如油炸类的食品,也会使人体过于燥热而导致消渴。
病
机
原
理
消渴其实也叫三消,因为它涉及上、中、下三焦,上焦的脏腑病位在肺,中焦在胃,下焦在肾。
上消——燥热伤肺
上焦看肺
肺有敷布津液及水谷精微濡养全身的作用。肺受燥热所伤,不能输布津液及水谷精微,肌肉失去濡养与滋润,则气血衰败而肌肉消瘦,并且因失津而口渴多饮;水气不能敷布于全身肌肉等组织器官,水谷精微则随津液直趋而下至膀胱,故多尿而甘。
这种病人他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肺燥内热之征。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中消——消脾胃之火
中焦看脾胃
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消灼津液,燥热内结则脾阴不足,且口渴多饮。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致多食并且容易饥饿;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可致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而形体日渐消瘦。
胃火炽盛,它的症状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小便频数,形体消瘦,这是肠胃燥热,食入于胃,化而不收,谷气下泄,肌肉失养,还有就是大便秘结;这种情况舌苔黄燥、脉滑实有力一。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脾胃气哀、谷精不守。其症状是消渴,饥不能食或虽能食稍饥则馁,怔忡不安,这是脾胃气馁,不能运化或食不化为气;渴饮不多,多饮则肿,这是因为脾不化精之渴,求救于饮,而饮入不运,辄作肿胀;溲清而甘,体疲乏力,大便溏;舌色淡、脉弱。治法:益气摄精。
下消——伤肾阴,滋阴降火
下焦看肾
下焦肾元虚耗,肾失濡养则肾阴亏虚,虚火内生,火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多食善饥;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的作用调节,肾失濡养,肾气主持津液代谢功能失常,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甘。
其症状有尿频量多,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尿甜、浑浊如膏汁,这是因为肾虚不摄,精微下泄;或兼烦躁、遗精、失眠、舌红、脉细数,这都是肾中阴亏火旺之征。治法:滋阴固肾。
还有一种特殊症状,跟上面症状有些不同,这是阴虚及阳,阴虚久后比累及阳损。
火不升腾,其症状是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溲二,尿色清白如水,或见浑浊如膏,口渴少饮,这是因为肾水亦虑,火衰不能熏蒸,水亏不能蒸腾,以致上焦肺燥不润而渴。但因火盛不著,故虽渴不甚,饮入不多;舌质淡嫩、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属肾阳不足之象。治法:温阳滋肾固摄。
结论
1.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本病病机特点在于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
2.三虚之中,以肾虚为本
上中下三焦中,肺、脾胃与肾脏的虚损以肾虚最为常见,也最重要。盖因肾为水脏,对津液代谢的所有环节均起到主持和调节功能,全身的生理机能活动也为肾所推动,因而肾为五脏之本。
3.肾虚之中,阴虚为常,阳虚为变
肾阴亏损,是此证常见情况。但你会发现,患者患病久了,除了有阴虚的表现外,还会有阳虚的特征。
不难总结出来糖尿病与体质的关系。从体质方面来说,阴虚体质最容易患糖尿病。当然,糖尿病久的人,也必定有阴虚体质的存在。那么,阴虚体质有什么好的产品可以调理的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