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赤脚民医讲汤液经法4大补肝汤

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

本文是“赤脚民医”在“大汉医魂群”中的讲话,介绍了经方的一种思路,供大家学习品味,也欢迎大家留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赤脚名医讲汤液经法-1-小泻肝汤

赤脚民医讲汤液经法--大泻肝汤

赤脚民医讲汤液经法-3-小补肝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4讲:大补肝汤

医者仁心()19:59:55

请民医讲课!

赤脚民医()0:01:58

今天没什么好讲的了,因为前面讲的,道理都在里面了,如果能悟入的话,言下就悟入经法法系的境界了。找到了这个意境,观察一切方书都一以贯之,豁然而解了。

赤脚民医()0:0:49

昨天讲的小补肝汤,还剩下一点内容,大补肝汤是在小补肝汤基础上组织的。

经法法系,一般分三个层次来分析。一层是河图数术五行颠倒理论,这是理论层面。二层是方证药证分析层面,这是经法法系的特色和核心内容,是贯穿于一切经方中的基本法则。

三层是方义机理,这是时方家们擅长的事。所以,这几天都忽略了。不讲,是因为时方家们讲得很多了,没有必要重复,包括伤寒学家们。

明清时期才产生的伤寒学派,他们的名义上是打着伤寒的旗号,他们的思想都是时方家的思想,正是他们丰富发展了伤寒之学。

所以,学理意义上的方义分析和病机分析,可以参看古今各大家们的论著。我们只讲前人没讲的东西,或前人讲得比较地简略的东西,或者说还不是显学的东西。

这是对经方分析的三个层次。

赤脚民医()0:09:16

下面,大补肝汤:

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

方:桂心,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竹叶各一两,大枣1枚。

第一层意义,河图数理意义。

这个大补肝汤,是小补肝汤穿小补心汤而成,这里用了一个穿法。这个穿法,我们在初学中医的时候就学过,这是个入门知识,就是“加减穿合摘”组方五法之一。两张方子加起来,药味有所去取,就是穿法。

小补心汤,去掉了豉这味药。这是使药。在这个大方中,没必要用两个使药,去掉它。

现在要问,既然是大补肝汤,为什么不用更多的直接补肝的药,或者用生肝的水部药,而用肝系的子孙部药。道理何在?

赤脚民医()0:18:8

我们读易学的时候,知道这样一个规律。兵占法中,御敌之法为何?即用其子孙也。看一下清代大医学家外科全生派创始人王洪绪写的《卜筮正宗》这本书,就明白了。子孙为我师,我们的人民军队,是克敌制胜的依靠力量。又为福德,是避凶趣吉,逢凶化吉的正义力量。

既然是治病,就是祛邪扶正。这是贯彻于治病始终的基本矛盾。

所以,大补肝之法,就是在补肝汤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依靠补心,即增强子孙爻的力量来实现更大的补肝的目的。如果直接再增加补肝的力量,或补其父母爻,不仅不能大补,反而致壅,壅不受补。

在方药用量上,取三分之一的量。这个量不能大,一大了,就没效果了。

如治疗呕吐,用这方子,有人开始把代赭石用了30克,用后不灵。后来把代赭用量改回到5克,服一剂就止呕了。让人感到神奇。

我们现在看第二层,方证层面。

这个方证要与小补肝汤方证结合来看。是在小补肝汤证的基础上,一些证状更强烈了,或又增加了一些证候。增加的药证就自然明了了。

肝虚则恐,程度不重的时候,只是心中恐疑,时多恶梦。而这个梦境绝大多数是黑白色的,不是彩色的,就像阴间的感觉一样。

这个时间服用小补肝汤,效验之一,不只是证候消失了,而且梦境会由黑白色,时时出现彩色的梦境。

气旺了,生命机能旺盛了,灵魂所到之处更高了,看到了更胜的境界。人的思想、悟性都会有所提升。胆识有所增强,办事有魄力了。

现在这个大补肝汤的第一证,肝虚的程度更重了。不只是恐疑,疑神疑鬼,天天想着谁都想算计他,而且开始出现害怕,心中不安,甚则心中跳动。

这个跳动,是心气之动,经上讲的,“神气之动也”。神气发动,是代赭石证。

代赭石:主心动不安,不宁,惊烦,心中怔惊不安,怔忡如车马惊。神气发动也。有是证则用是药,至于为什么这样用,内在机理是什么,这个留给时方家们去分析,我们只讲运用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医门法律。法律与法学不是一回事。当然既懂法律,又是一位大法学家,那更好。

第二个证,气自少腹上冲咽。这个气上冲的部位更明确了。自少腹起,上面达到了咽。原来的桂枝证只是气上冲心。这时冲气盛了,盛到胸时,加五味子,再盛到咽部时,就必得加旋覆花了,那是旋覆花的辖区,所以方中用了旋覆花。每一味药都不是空设,设则必中。

第三证,呃声不止。这个是典型的旋覆花证,同时代赭石为助。这个呃与哕不同,哕在唐以前,是指膈肌痉挛,不是嗳气。哕是橘皮证,量要大。呃,嗳气,气噫,或总是有股气在咽出不来,又时时往上顶,很难受。这就是旋覆花证。

有时,口臭,口气很重,胃中浊气不下行,反而上返,口中出气如大便的气味一样。要想到用旋覆花来“下气”。此花下气最验,临床上要配伍半夏。把中焦气机打开,痞结打开,气才能顺下去。硬下也不是很有效。

赤脚民医()0:49:19

第四证,头目苦眩。这个本是白术的主证,但程度不重时,桂枝与五味子联合作用也可以解决,代赭旋覆花也共同作用。下气了,不上冲了,也就不头眩了。

赤脚民医()0:50:57

所以,这个方子,可用于治疗气上冲造成的眩晕证。不能坐起。旋覆花善除胸膈间痰涎水饮。水眩者,此方主之。

第五证,汗出。这里没有提到恶风,或恶寒。没有讲表证,只是一个汗出。

这时的汗出,主要是五味子证。如果汗出兼恶风,是桂枝证。

同时,如果是心中烦而兼汗出,烦热汗出者,是竹叶证。这个竹叶,是指淡竹叶。不是其它的竹叶。

赤脚民医()0:55:16

我们到过昆明世博园看到吧,那里有个中药园,集中了全国绝大多数种类的中药。旁边就是万竹园,竟然有上万种竹子。但是只有很少一二种的竹子入药。我们用的就是其中的一种淡竹的叶子。

如果心烦汗出,用竹叶卷心。这个在温病学家们讲得很有道理。取类比象,这是中医里面的易学方法论。

第六证,心悸。这个是桂枝证。前几天讲过了,不细讲。是心阳虚的,叉手自冒心的那种悸。不是心下悸而小便不利的那种悸。

第七证,干呕。这是干姜证。这是常识了,略。

刚才前面有人提到的干姜,他的作用在这里出现了。每一味药都不是虚设的。有的药,即使无其证,但是却有其用,如大枣。

大枣证是心中如饥。如果中满者,去枣。心下总像很堵得荒,吃点东西就发堵,这时用方子,就不要随手把大枣加上。

最后,不能食。这个不能食,是吃不下去,是由于气上冲,胃往上顶,加上干呕,食不得下,不是不欲食。如果不欲食,那就是人参证了。所以这个一字之差,辨证要仔细。

旋覆代赭,加上干姜,气下呕止了,食就得下了。

与这个证相似的证,还有半夏证。半夏证之一是食在咽管处塞住了,不向下行,像噎住了,吞咽困难。

这时,一方面有胃气虚的原因,食不下,人参证。同时,也是半夏证。再加点白蜜,就是大半夏汤。日本人常用这方子治疗食道癌。但讲得清楚,只能治其证,不能治其病。服完大半夏汤后,吞咽食物不困难了,其它的病还要用方法处治。

这里只是介绍一下外国人使用汉方时取得的一点经验,算是出口转内销吧。

再后是脉像。脉弱这个好理解。肝虚嘛,不是弦脉。这里突出的是结脉。这个是旋覆花所特有之脉。凡用旋覆花处,都有结脉。这是使用旋覆花的证象依据。

到这里,第二层次,方证法则部分讲完了。

第三层次,方义机理分析。略。

赤脚民医()1:10:11

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晚安。

来源:老恕的博客

精彩文章回顾

赤脚名医讲汤液经法-1-小泻肝汤

赤脚民医讲汤液经法--大泻肝汤

赤脚民医讲汤液经法-3-小补肝汤

钱超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有关《汤液经法》、《伤寒论》、《辅行诀》之谜,读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诸位有没有想过,《黄帝内经》里面为什么几乎只讲针灸,而不讲汤液学?

从《汤液经法》学习

王四进经方讲座-3-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论医道,谈病案,说伤寒

蔡长福

伤寒经方大家的境界是怎样炼成的?(谭杰中,包识生,胡希恕)

中医美容,离不开《伤寒杂病论》

中医为什么那么关心病人的吃饭问题,从《伤寒论》说起

极简伤寒:病机伤寒论(收藏)

抛砖引玉:教你如何读懂伤寒条文

多少人想要:一篇读懂伤寒的奇文!!!

读懂伤寒最后一经:厥阴病病机分析

或必死或可治:伤寒七十二证候(附古医伤寒论见)

为什么中医用《伤寒论》治感冒能够一剂见效

仝小林院士:讲到伤寒经方,我有些看法与教科书不同

民间高手的33个体会(内含六经、阴阳、伤寒经方)

民间高手的33个体会(内含六经、阴阳、伤寒经方)

老海员急病多反复,钟医生妙用伤寒方

柯雪帆

耍玩桂枝汤,让它进里就进里,让它出表就出表(伤寒论经方)

经方大家:直击《伤寒论》中的“方证”

娄绍昆(精华)

记熟有大用:伤寒六经疾病的分类和方子(附伤寒方子归类)

讲讲《伤寒论》的救阴之法(一阴一阳谓之道)

收藏干货: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条伤寒临证精华)

经方源头:掌握最原始的经方(此篇的用药实在强大)

民间高手,把经方讲得如此透彻!

经方高手的六经辨证真传(附阴阳辨证16字诀)

钱超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解开《伤寒论》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来感受一下:经方的魅力(附:民间中医人自学经方之路)

古中医解读:伤寒六经明理寻根篇(附八卦六经解)

一个保姆的经方传奇-小儿夜啼(荐)

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小儿夜啼)

经方治疗牛皮癣/银屑病

银屑病等相关疾病,用这首经方治疗,屡试不爽!

飞蚊症,看过来-恢复视力,生吞黑豆有奇效(张步桃)

台湾最负盛名的中医师张步桃养生箴言

张步桃:经方治疗喘证

张步桃:感冒-咳嗽-发烧-失眠-青春痘-晕眩

经方治疗腰痛(腰痛经方)

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经方治疗

中医专家教你常用的0个家庭小药方

经方实战演练(思考每一条的病机原理用药)

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方变通用法

伤寒药性解,此篇最独、最精、最透

伤寒和温病,这篇文章讲得最全

"伤寒"为万病之源,伤寒方治疗杂症应用指南

万病皆伤寒,伤寒思维你必须掌握[精]

伤寒临床总结(重点是里面的方与证思维)

经方:中医的灵魂

十世遗风:经方的故事(10集全文)[精]

十世家传都没有患者,我依然选择开中医诊所

十世遗风

常用的瘀血经方

倪海厦:红斑狼疮的病因及经方

面瘫不愈寻经方

娄绍昆:经方(结合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方治疗肩周炎

最全妇科杂病经验方

学用经方的四步阶梯法

王辉武

肥胖根治的方法(减肥经方汇总)[收藏]

李可: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倪海厦:感冒八大经方

我常用这10个经方治疗糖尿病

老年人十大经方体质调理[推荐]

看一位民间阿姨这样用经方[快速上手]

经方合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哮喘等病

用六经辨证方法指导针灸治疗

“经方玫瑰”与女性体质调理

黄煌教授经方首(背诵版)

经方辨治胃食管反流病

王三虎:喉癌的经方治疗!

癫痫的中医治疗-标本兼顾、二法并用(内附经验方)

怎样学好经方?

"经方难用"还是"其效如神"?-黄煌教授临证50年来思维总结

临床50年运用经方的经验-经方大师传教录

王三虎:我用经方治癌症(附肝癌的调养与中药方)

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方变通用法

11首由经方+时方化裁的经验方

临床老中医总结的经方应用经验

王四进经方讲座-70-六经治疗方

六经病机解(伤寒直入)

伤寒提炼:表里治病大法

六经病机解(伤寒直入)

伤寒六经症状大全

伤寒绝学:「伤寒论」中三阳三阴的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伤寒六经系统图解[精]

曹灵勇:伤寒入门[精]

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伤寒论》腹诊大全(收藏)

《伤寒论》真谛:病岂能治?要给病找去路

刘希彦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的81味药

《伤寒论》中记载东汉末年医疗事故频发

伤寒论主要方剂精简版

读懂《伤寒论》之辨寒热

蔡长福: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如何快速入门?

年,73岁郝万山说:我来告诉你怎样学习《伤寒论》!

谈谈《伤寒论》病程日数的辨治意义

《伤寒论》治疗各种感冒发烧的特效药方(收藏)[倪海厦]

《伤寒论》之“性、位、向、量、和”辨证方法

为什么中医用《伤寒论》治感冒能够一剂见效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伤寒论》神志病治疗十法

刘渡舟教授答《伤寒论》有关问题

伤寒绝学:「伤寒论」中三阳三阴的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伤寒论》11方(按药味数量排序)

喉癌-偶然发现伤寒论中就记载着的有效方剂

老牛关于中医及伤寒论的独特观点

伤寒论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十大调节人体气机的方剂

刘渡舟亲传伤寒论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色-有是证,用是方

我们为什么要学《伤寒论》

《伤寒论》治疗各种感冒发烧的特效药方(收藏)

理中汤为伤寒论核心方

李可老中医谈学习《伤寒论》的体会

伤寒论中的十大常用方剂!纯干货速记

《伤寒论便读》:六经病证治纲要!

《伤寒论》教你用粥治病

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总结,精辟!

《伤寒论》背诵条文

都市熊教您5分钟学懂《伤寒论》

解开《伤寒论》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郭生白《伤寒论六经》是本能方法系统

《胡希恕讲伤寒论》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好文共赏!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五苓散”

《伤寒论》名方-理中丸

伤寒论之真武汤

《伤寒论》“附子汤”

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n/6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