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说话的时候总要清清嗓子,把痰吐出来,否则痰液堵在那里十分难受。”这种现象你有吗?如果此现象经常出现,而且身体超重或者肥胖,这个时候就需要调理了。
02什么是调理痰湿体质痰湿何所谓?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嗓子眼中的痰,是痰湿的一种具体表现。痰湿是无形之物。它是气血、水谷精微在周身运转过程中出现瘀滞的产物。可以说,气血在哪里堵住了,哪里就会出现痰湿。一般而言,脸上、头发爱出油,超重、肥胖的人容易出现痰湿。
痰湿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有些人身体长痰核,后背上出现疙瘩,有些人大便粘腻,用水冲也冲不下去,还有的人精神倦怠乏力、超重肥胖、四肢没劲儿,一天到晚没精神。
另外,痰湿还会以一个更明显的方式显现出来,即嗓子眼儿糊粘痰,说话的时候总要清嗓咳痰,同时胸部隐隐发闷。这是因为,痰湿最容易在肺中储存所致。
痰湿,在夏季潜入你的身体
1、饮食不节贪寒凉一方面是因为夏季贪凉,寒凉的食物大量进入消化道后,首当其冲伤害到我们的脾胃。传统医学认为,脾为人体运输、转化水液的脏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伤害脾之阳气,影响其正常运化水液的功能,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长此以往则易形成脾胃痰湿,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引发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困倦乏力等症状。另一方面,夏夜闷热,让人烦躁难以入眠,于是呼朋结友出去大吃大喝,席间觥筹交错,一不留神就会暴饮暴食,等到察觉吃不下时却为时晚矣。这样几次下来,脾胃正常消化、运输食物和水液的功能也必将受到损伤,那时水液已然停积在体内,只能无奈的感慨“吃点东西胃就难受”了。2、衣不保暖伤阳气《黄帝内经?素问》中讲道:肺主身之皮毛,即是说肺脏主导人体表面皮肤肌理毛发的健康,相应的,体表皮肤受到外部因素侵袭,也会影响肺脏功能。在炎炎夏日从室外直接步入空调房,势必让冷气趁机侵袭因高温而毛孔大开的皮肤,进而对肺脏功能产生影响。此外,夏季常降雷阵雨,出门在外遭到大雨“洗礼”也是常有之事,若淋雨后不及时更换干燥衣物,便为湿气侵袭人体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还有人贪凉,直接卷张席子睡在地板上,住高层还好,若是平房或底层住户,这一夜睡过去,夜半地面返的潮可就都被身体这“人肉干燥剂”给吸收了。
02为什么湿气会引起多疾病呢?湿气的典型症状
●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排泄不畅。(肠胃排泄出了问题)●胸口闷,喉咙有痰。(肺弱)●一吃饭就冒汗,稍微一热就浑身是汗,每天困乏的不行,怎么睡都睡不够。头晕犯困。(说明气虚,阳气不足)●体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肿。偏瘦的人也会有小肚腩。(说明脾虚,因脾虚是导致肥胖的主因)●胃胀,胃难受,多吃点东西就成积食,大腹便便。(胃弱)●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男性阳痿早泄。(肾虚)湿气的症状还有很多,但是从上面6条可以看出,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正是一个人脾虚,气虚,胃弱,肾虚,肺弱,肠胃排泄都出了问题而表现出的症状。身体的多个重要器官受到湿气的入侵,自然百病缠身。
02调理痰湿体质,秋季正当时秋季温度降低,既不用每天呆在空调房里,冷饮也很少吃,饮食相对规律,加上外界环境干燥,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是调理的良好时机。去掉了诸多外因的影响,我们只需通过膳食、生活起居等方式化解内因,便能较好的调理痰湿体质。
秋季祛痰湿,首选茯苓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运脾胃,祛湿消痰,从根本上振奋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以达痰湿去、体重减的目的。所以,肥胖者经常食用,可以降脂减肥瘦身,使形体日趋健美。茯苓的营养价值
茯苓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脂肪酸、卵磷脂、腺嘌呤、蛋白酶和三萜类等物质,还含有钾、钙、镁、磷、铁、硫及二氧化硅等矿物质。茯苓的食用效果
1、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2、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3、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4、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薏米粥材料:茯苓15克,薏米60克。做法:共研细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熟即可食用。功效:有清热、理脾湿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胸膈痞满或风湿性关节肿痛者食用。莲子茯苓糕材料: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做法:共研为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加水和面蒸糕食用。功效:有宁心健脾之功。适宜于心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干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枸杞茯苓茶材料:取枸杞子50克,茯苓克,红茶克。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功效:能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注:重症糖尿病患者、肾虚多尿者不宜服用。更多优选货品,影响力白癜风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