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地震的新闻,或大或小,总让人感叹天灾的无常,而最近的宜宾地震也是死伤不少,让人看到人间百态,为此祈福祝愿,然而我们强壮的身体、平稳的生活也一样会被“地震”打破,这个“地震”是我们的身体发出来的,与我们的心脏息息相关,它就是比较常见的病发率高的心脏房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医古方是怎样进行“救援”的呢?今天来聊一聊。
房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哪些症状提示身体“地震”发生?
从分类上来说,房颤的类型有很多,如阵发性、慢性、孤立性、特发性、非瓣膜性、瓣膜性、自发终止性等,每一种对治疗的反应均有意义,多数患者会有不适的感觉,而且不同的患者感觉差异很大,但心房颤动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时,将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但如能有效的治疗,这些危险也将大大地降低,最常见的感觉是心悸,特别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而有些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心悸的症状较少,可能由于适应了这种不规则的心律,此时患者的症状多为一些非特异的表现,如体力,下降~气短、呼吸困难、虚弱乏力,行走或上楼时会出现胸部不适、多汗、头晕。不同人差异很大,有人甚至没有感觉。严重的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房和心室快速而无:规律的收缩使心脏的排血量减少30%-50%0同时存在心脏器质性损害时,心房颤动可加重或诱发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心肌缺血。
房颤患者一定谨防脑卒中
一些老年人没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也不严重,却得了脑卒中偏瘫,一做心电图才发现心电图乱七八糟,特别不规律,发现罪魁祸首心房颤动。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后果,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其中缺血性又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任何原因引起脑血管的阻塞,均可发生脑卒中,它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心房颤动时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随血液循环栓塞住脑血管造成脑卒中。心房颤动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5%,并且随年龄增长脑卒中并发症明显增加,同时脑卒中也是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房颤动占脑梗死所有原因的15%-20%,心房颤动后的脑卒中具有更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多数患者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也较高。有高血压又有心房颤动的患者的脑卒,中危险最大,并且预后更差。一旦患了脑血管疾病,除了急性期治疗外,关键是二级预防,防治再发脑血管事件。
将心房颤动发生了脑卒中与心房颤动未发生脑卒中者进行比较发现,除风湿瓣膜性心脏病导致的心房颤动外,1/4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了脑卒中,最易发生脑卒中的人群为:高龄(年龄75岁)、有高血压病史或血压增高、糖尿病、超声发现左房血栓及持续性心房颤动。具有上述因素的患者在选择抗栓治疗时,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了脑卒中的发生,就减少了心房颤动患者的死亡危险。
中医如何调治房颤?辨病和辩证相结合,标本兼治
房颤往往是连续性的心律失常,目前我国的房颤患者已超千万,而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因其并非良性心律失常,不只是死亡率倍增,还会因栓塞而脑卒中致残致死,所以一旦有房颤的症状,应及时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明确诊断病因。大部分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心包炎等有关,西医对于房颤的认识已有一百多年了,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没达成共识,如感冒发热一样,可由很多种因素引起,但西医仅仅杀死病毒降温处理治标不治本,而且长期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可想而知,那么中医几千年历史,把房颤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常见于心悸、怔忡、胸痹、眩晕、虚损等病症,从脉象上来看,阵发性房颤会出现解锁脉、散、涩(短)、非促脉,持续性房颤会出现涩(短)脉,慢性房颤会出现结代脉,中医调治房颤强调辨病和辩证相结合,标本兼治。
中医调治房颤审因论治、辨清疾病、辨证施治
因为不同的病因和症候有不同的调治思路,中医调治审因论治、辨清疾病、辨证施治,房颤的中医病因病机常见于阴阳失调、阴虚火旺,扰及心脉所致,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濡养以及痰湿中阻,痰热上扰,气机失调,亦可致使心脉失于正常搏动。在阴阳气血亏虚基础上产生火旺、阳亢、痰湿痰热等是扰及心脉的重要病理因素;心身劳累、夜间睡眠、体位改变、情绪激动、胃气上逆、便秘等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找准病因,从根本上调治房颤,治标又治本。
多年吃药越治越重,心脏瓣膜并发房颤,服用中医古方一疗程打来感谢电话
心脏瓣膜病所致房颤,心脏瓣膜病是导致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症状的主要发病类型,心脏瓣膜长期治不好累及心脏,造成心房扩大或影响基本功能和结构而诱发心房颤动,治疗上先主攻心脏瓣膜病,逆转心脏瓣膜病的同时阴阳一调百病消、五脏功能调和了,濡养心肌、补足气血、自愈力也重新激活了,房颤自然而然也就好了,身体地震这个“救援”工作算是圆满完成了。
在广慈中医门诊中,前段时间就曾遇到一位心脏瓣膜所致的房颤病人,家是湖北黄冈的62岁的邵女士,心脏彩超报告显示:二尖瓣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律失常,有房颤,心电图显示:1.房颤伴快速心室率;2.重度ST压低;3.左室肥大。之前吃药多年,最初只有心脏瓣膜问题,后来房颤、心律失常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还有乏力、腿上没劲,心跳不规律,身高1米64,体重67Kg,有肚子、软,脾气急,舌紫,苔白腻,广慈名医专家经过专属分析,判断她是气虚和阳虚,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通过中医系列古方增强心气、健脾助胃,改善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问题,通过养心定悸、祛湿利水、健脾通阳,来解决阳虚、气虚等病症。快速消除心脏病的相关症状,如乏力、胸闷、心跳不规律等状况。
邵女士谨遵医嘱坚持服用一个疗程(两个月)打来感谢电话,诉说大部分症状已经没有和病情明显好转的好消息,两个疗程后,提醒她再次复查心脏彩超,发现5个问题已经好了3个,身体感觉越来越有劲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坚持到三个疗程后,所有症状消失不见了,邵女士说:“不用去复查,就知道我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经历过一次疾病,她更加觉得健康太可贵,向广慈中医的医生学养生了,全家人都在她的带动下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房颤患者严防脑卒中,及早治疗是关键
房颤患者怎样预防脑卒中呢?首先,应遵循多数心血管病患者的一般预防原则,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科学饮食,戒烟少酒等。此外,要及早发现并治疗基础心脏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如:控制血压和血糖,治疗甲亢,纠正心功能不全。早治疗可降低治疗难度,同时对身体的危害也降低很多,省时、省力,还省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等到并发脑卒中致残或致死,后悔也无法弥补,那连中医也没办法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了。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