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失眠,要艾灸哪些穴位呢?
首先是安眠穴。
安眠穴是经外穴,看名字就知道它是能治疗失眠哒。它位于项部,在翳(yì)风穴和风池穴连线的中点,胸锁乳突肌肌腱的中部,通俗点说是在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采用俯卧位或侧伏位都可以。这个穴位除了用艾灸,需要的时候如果能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也会起到镇静和助眠的作用。
其次是神门穴。
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内侧端,内侧腕屈肌腱的桡(ráo)侧凹陷处。神门穴主治心病,比如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状,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和安眠穴一样,我们晚上睡觉前可以用左右手互相按揉,也有利于睡眠。
这两个穴位我们用艾条温和灸最好,每天灸1~2次,每个穴位每次灸20分钟左右即可,在休息前艾灸最好。
最后是涌泉穴。
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仰卧,或者跷足的姿势。涌泉穴能够使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起到引火下行,滋补肾精的作用,可以缓解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
我们艾灸涌泉穴用艾灸罐最方便啦,尤其是可以睡觉前绑好,直接入睡让艾条自己慢慢燃烧熄灭就可以了,为避免灸的时间过长,大家可以选用比较短的艾条。
除了这三个穴位之外,艾灸大椎穴和百会穴也是对失眠有帮助的,百会穴可以用艾灸盒或者用隔姜灸的方式。
和失眠对应的症状是睡不醒,很多人越睡越多,越来越不够睡,睡不醒,不精神,艾灸这些穴位也都能起到调理的效果,因为艾灸是双向调节的,最终能够让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大陵,对于难治性失眠可以与刺血相配合,取穴百会、太阳、大椎!
穴位:
大椎,陶道,神堂,连续使用,疗效较好。
大椎督脉第十四号穴
定位:
正坐低头,在后正中线上,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肩平。
陶道督脉第十三号穴
定位:
俯卧,或正坐低头。在后正中线上,于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神堂膀胱经第四十四号穴
定位:
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神道穴旁开3寸处。
中医认为,失眠的诱因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向大家介绍8种中医治失眠的方法,值得一试。
失眠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难以入睡或不能保持睡眠状态,会导致睡眠不足,并影响日间活动。医院就诊外,还可通过8种中医方法进行调整。
一、中药足浴。远志、红花各9克,枣仁、磁石、龙骨、桃仁各15克,水煎两次,待温度适宜时用药液泡脚,要浸过脚面。每晚睡前一次,每次30分钟,半个月一疗程。
二、时间疗法。上午10︰00前喝1—2杯浓绿茶;午餐后、18︰00左右及睡前1小时分3次服汤药。每日1剂,连服10天。汤药组成:制何首乌、枣仁、柏子仁各15克,生地黄、夜交藤、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龙骨、牡蛎各30克,黄连5克。
三、头部按摩。以单手或双手重复揉腹3—5分钟,然后在患者头部分推印堂至太阳穴5—10次,点揉印堂至百会5—10次,点揉风池、风府各1分钟。
四、捏脊。1.患者俯卧,露出背部。医生用滚法按特定的经脉次序由上到下施术3—5遍。2.用双手拇指外侧缘抵住骶尾部皮肤,食指、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做3—5遍。3.双手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捏住脊背两侧皮肤,提起后迅速放下,由上到下反复做3—5遍。4.双手捏两侧肩井穴若干遍,再以空拳或侧掌由上到下有节奏叩击肩背腰臀等部位若干遍,一次比一次轻。每天一次,10天一疗程。
五、刮痧。重点刮百会、风池、风府,然后刮颈侧至肩井一带。最后沿脊椎旁开3寸刮拭。7天治疗一次,4次为1个疗程。
六、隔姜灸心俞穴。患者俯卧,露出背部。鲜姜切成5分硬币大小,厚度0.3厘米,用粗针在上面刺孔。将姜片贴在双侧心俞穴,每穴位放3根艾条灸。6天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七、走罐。背部涂抹甘油作为润滑剂,用中号火罐在脊柱附近上下左右往返推动,至皮肤潮红或红紫为度。每次操作10—15分钟,隔日一次,5次一疗程。
八、食疗。针对不同的失眠类型,向大家推荐4个食疗方。1.龙枣汤:龙眼肉10—30克,大枣10枚,用水煎,临睡前服用,适用伴有心悸不安、健忘、头晕乏力、气短易汗、食少胸闷者。2.莲合羹:莲子肉30克,百合30克,煮沸30分钟,加白醋适量,睡前2小时服用,适用于伴有心烦、多梦、口干、面颊发热者。3.莴苣汁:莴苣克,去皮切碎捣汁,用水炖,每次一汤匙,睡前半小时服,适于伴有胸闷腹胀、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者。4.小米粥:小米30克,加水煮粥,煮沸后加百合15克至熟,睡前半小时服,适于头昏乏力、面部无光泽、不愿说话以及腹泻者。
艾灸培训:大医堂每月1日专业艾灸培训班开课通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全球会员招募公告
《艾草文集》:国内第一本艾草研究文集
《艾草中国》纪录片:面向全球征集艾草故事和拍摄线索
《中国灸法大全》:艾灸师必备随身宝典和艾灸百科全书
全球三大艾灸会议平台
国际灸法大会
艾草产业大会
艾灸馆长大会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