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有意想不到的离奇事件
欢迎您的投稿!
▼
一、李淳风测字故事李淳风是唐朝知名的相士,精通占卜,也会测字。某日,一位年约四十岁的中年人来找李淳风测妻子的孕事。这位中年人婚后太太一直未能怀孕,现在好不容易太太怀孕了,而且即将临盆,内心按耐不住当父亲的喜悦,很希望太太能生个龙子,心思所念,就下笔写了个龙字,请李淳风占测。也许是太兴奋的原因,这个龙字写的歪歪扭扭,既长又松。李淳风一看,眉头紧缩,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说:先生,你这个龙字,写的歪斜不正,像龙又不像龙字。而且底下还多了一点,以此看来,尊夫人恐怕有难产的隐忧。中年人一听,大惊失色,想到自己盼望已久的儿子恐怕不能顺利出世顿时慌张了起来,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李淳风看了中年人的面相,又说:以你的面相看来,你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承蒙你祖上积德,你妻子虽然难产但可以安然渡过,只不过这个孩子……中年人又惊又喜的握住李淳风的双手,慌忙的说:你说这个孩子怎样?李淳风叹了一口气,然后说……因为你写的这个龙字,下面平白无故又多了一点使你这个龙字看起来又像聋字,这胎儿势必充耳不闻,天生是个聋子。希望你不要太过悲伤,一切皆是前生注定,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年人心凉了半节,又问:那么这胎儿是男是女?李淳风回答,是个男孩,因为刚才你问问题时,我看到门口有一个小男孩,这是灵机乍现。中年人再问,何时分娩?李淳风掐指一算说,龙属辰,应该辰日生,也就是五日后。后来中年人的妻子果然在五日后生得一男婴。虽然生产过程不顺利,但母子平安,只是所生下来的婴儿确实是先天的聋子。二、谢石测字故事测字的祖师爷名谢石,是北宋宣和年间活动的人物。当时宋徽宗做皇帝,起初甚为享受,写字画画,经营花石,叹足世界。可是却正因太过叹世界,叹到不问朝政,将国事交托蔡京、高球,于是纲纪日乱,及至宣和年间,起初还能维持表面繁华,到后来便一床棉被包不住,终于给金人俘虏了去,以致死于异域,因此谢石之在京师,实在可以说是风水尾,寻即见到皇朝倾败。提拔谢石的人正是倾败皇朝的权臣蔡京。相传蔡京初识谢石,谢石其时只是一名小武弁,不过已因测字而名动公卿,蔡京于是书一“公”字叫谢石测自己的后运,谢石说:“公师已位极人臣,福寿如此,不必更问所问的吉凶了。但为了表示我的微术有验,敢请问公师少年时曾改名耶?”蔡京笑颔之。蔡京改名的事,连他的儿子都不知道,因此蔡京便看重谢石,一再荐拔,每任皆为优差,人亦知道他是蔡京的手下红人。谢石测字的故事很多。有人书一“庚”字来问,谢石说:“妳不见了东西吗?一定是不见了金带,别着急,三日后便找到。”后来果如所言。照王亭之猜,谢石其实生来有第六感,只不过借测字来表出而已。有一人的妻子怀孕,过月不生,其妻手书一“也”字请谢石测。谢石见字问道:“是你太太写的字?”那人点头,问他何以测知,谢石说:“也字是语助词,所以知道是贤内助所写。”又说:“尊大人今年卅一岁?”那人又点头,复问何以知之,谢石道:“这也字看起来,像卅一,所以我便知道。”那人请教道:“我求官京师,多年力求迁动都不可得。”谢石道:“你看看这个也字,说是池,却无水;说是驰,却无马,无水无马自然不能迁动。”那请测字的人不禁点头。谢石却反问道:“尊夫人一定父母兄弟皆无,近亲更无一人。也字有人才是他,如今独见也而不见人。再说,尊夫人家的产业亦必荡尽,也字有土才是地,如今则见也不见土。”那人点头道:“先生都说对了,但这却非所问,内子怀孕过月未生,是故问耳。”谢石说:“也字?虫则为蛇字,尊夫人所孕必为蛇妖,且已孕十三个月,以也字亦像十三。”那人请谢石回家,谢石出药令其妻服之,果然产下百多条小蛇。这事当时传遍京师,人皆以为神。然而由这故事,却正可以看出谢石实在是借测字来发挥第六感。有些人天生有第六感,当其心意集中之时,凭直觉就可以说出别人的隐事,如果勉强用科学来解释,则是能接收别人的脑电波。这些人如果坦白说出自己是凭第六感,那就不值钱,假如用术数来包装,那便容易成为名倾一时的术士。台湾有一个相士,用摸骨来包装,可以说出来人的姓,以及配偶子女的生肖,兄弟存亡,百分之百准确,其实这相士凭的便是第六感。有人说他养鬼仔,要破他的法,入门时先将一些糖果洒在门边的马路上。谁知摸完了骨,还给那相士吩咐:“请拾回你丢在门边的糖果。”瘀得很。然而相士这回却露了馅,他分明是凭第六感才晓得来人丢糖果在地,因为这绝不是摸骨可以摸得出来的事。谢石测字,说人家的也字无马不能驰,无水不成池,无土不成地,无人不成他,然则为甚么说人家怀的是蛇胎时,却又不说“无虫不成蛇”呢?可见他只是完全凭第六感来测字,感到来人的妻子娘家倾败,来人又官运迍滞,便随口凑合,说“无马不能驰”等等。然而谢石的第六感毕竟厉害,所以连皇帝都给他吓倒。当金人侵宋,金兵已逼近京师之际,宋徽宗内禅帝位给他的儿子,史称钦宗。这时,徽宗身为太上皇,因心情焦燥,便命人持一“朝”字找谢石来测。谢石见字,对来人说:“这不是普通人测的字,我要面见其人才测。”来人问他为甚么这样说,谢石道:“上皇的生日是十月十日,此朝字非十月十日耶?”来人回去禀报徽宗,徽宗欢喜,便召见谢石,谢石应对得体。徽宗于是暗中命人叫钦宗书一字来,钦宗书一“太”字,谢石见字稽首,奏道:“此太字的点,点得有些横,必为太子移为天字。”徽宗称赏,以金带赐之,且封官为承武郎。那时他的靠山蔡太师已倒,可是他又能得徽宗的欢心,其可谓愈爬愈高。只是后来他亦被贬官,遣回成都,人一黑便声名大减,终于郁郁死于家乡。这又不及今之术士,宁愿做个平民,反而风花雪月。相传谢石亦早知北宋会覆亡,曾对蔡京的儿于蔡?说:“天下快要大乱了,唯四川尚可平安二十年,二十年后则不知矣。”这么一说,便亦露了馅,分明是有第六感。如若不然,怎知道天下大乱四川独能平安?然而其第六感亦实在高明。三、胡宏测字故事一人写“串”字间胡宏,功名如何?此人其时还只是个秀才,胡宏断曰:“阁下将来一定两榜出身。”在清代,秀才参加省试,中式即为举人;然后参加京试,中式即为进士。是即称为两榜。中式进士的人参加殿试,如又中式,即可以入翰林,那又比两榜出身的人名贵,称为“三考出身”也矣。胡宏的推断,是因为“串”字为“双中”之象,是故断为两榜中式。那时旁边有一秀才,见胡宏如是推断,便也写个“串”字来问前程,胡宏见字笑道:“阁下定然屡考不中,以老秀才终其身。”秀才不服问他为甚么这样推断,胡宏答道:“他无心写串,所以双中,阁下却是有心写串,那即是有心为患,是故前程大为不利。”另一个秀才见到,便特意写一个“中”字教胡宏去测,说道:“若说无心,便是中,若有心,即是忠,且看你怎样测。”胡宏闻言,拱手笑道:“阁下在试场恐有惊忧,还是不参加考试为妙。”秀才不服问故,胡宏说:“你只知中字加横心是忠,却不知中字加直心为忡。只怕阁下因参试受惊,从此得征忡之疾。”后来果尽如所断。有人问父病,写“瓜”字求测。胡宏道“子问父病,瓜加子即是孤,妳的父亲恐怕难逃劫数了。”这是一个假借测字法的特例,因为所加的字,是用来测字者的身份,而不及旁边的事物,是即所谓触机。如何触机,正是测字秘诀之所在,而术者却必须心意集中,然后才能触机有准,倘心意分散,或胸中先存有一大堆前人测字的成例,那么触机时就易撞板。四、郑仰田测字故事明熹宗天喜初年,朝廷任命宰相,南乐写了一个全字求测。郑仰田说,全字,从人从王,王字有四画,表示当选宰相者应有四人。南乐很好奇的问,能不能知道是哪四人?郑仰田又仔细推敲了一遍,很有把握的说。全字可拆成一人土,当中有一人姓中间带有土字。王字去掉一画后,全又可拆成一人丁,其中有一人姓字中必有带丁。王字省去两画后,与人结合,又可合成木字,其中有人名字中带有木字。剩下一人,名字中就带有全字。南乐又问,你说其中有个人姓名中有木字,该不会就是指林尚书吧?郑仰田回答,我说的是名字,不是姓,独木不成林字,不是林尚书。后来,当选宰相的果然是四人,分别是,周如盘、丁绍轼、黄立极、冯铨。正如郑仰田所测,周字中有土,丁绍轼姓丁,极字中有木,铨字中带全。五、程省测字故事清人程省精研测字,相传他有很多杰作。其大户人家有一仆妇,早晨出门购物,至午间仍末回来。程省苞这户人家的帐房相熟,恰恰来找帐房闲坐,谈起仆妇失?,程省便自动请缨,用测字来占算。那帐房先生随手揭开帐簿,又随手一指,指?“?拾”二字的中间,帐房一看不对,怎能用两个字来测呢。程省却说不妨事,就用“?拾”来测好了。这个仆妇已经逃走,应该立刻去追。帐房先生问他理由,程省笑笑说:“?拾”是大写的三十,“大三十”即是一个“奔”字,那不是逃是甚么。帐房先生听说,又随手一指,请程省测仆妇往甚么地方逃走。程省一看,手指正指?“陆拾”二字,便说,她往太平镇走,你立刻派人去找她。帐房这回却不暇问故了,立即吩咐下人去太平镇找人,过了两个时辰,果然将仆妇找回来。帐房先生很高兴,马上置酒向程省道谢。酒吹,未免动问起理由,程省说道:“陆拾是大六十。大六十合起来便是太平二字,所以测她向太平镇逃走。”这个故事,显示出程省离合字形的功力,若普通人,一定不懂这样离合。有一个跟王姓人家打官司,他想求和,王姓却不答允,此人十分担心,便写一“元”字向程省求测。程省道:“那姓王的人合该倒霉,敬酒不饮饮罚酒,你跟他去见官,审一堂官事就完结,而且必然是你胜诉。”其人问故。程曾说:“元”加一顶“官帽”就变成“完”,所以官司一定要见官方得完结。“元”加“王”则为“玩”,主王姓人家玩法,是故非输不可。后来两家果然对簿公堂,官判王姓人家败诉。那测字的人买酒来谢程省,顺便又用“酒”字请测,看会不会受到报复。程曾说,包保你平安,对方已经心怯了,你是拿?樽酒,边斟边叫我测“酒”字,“尊”字是“酉”字加头脚,所加头脚却有“不成方寸”之象,合起“樽”“酒”的意思,便是“水木不成方寸”,证明对方心意已乱,应该再也不敢生事了。果然对方扬言上控,结果还是不了了之。这个故事的测字方式,有点复杂,可是程省测字的特点,却恰恰是在复杂中触机,因而才往往有神来之笔。不过程省也有些很简单的测字法。有一乡村姑娘写一“弓”字,请程省测姻缘。程省说:“弓加两条辫就是弗,你这段姻缘一定不成。”姑娘问:“为甚么要加两条辫呢?”程省笑道:“妳不是梳?两条辫么?”那乡村姑娘的嫂嫂在旁边听见,很不忿气,说道:“我也用弓字来问婚姻,我嫁的丈夫好不好?”程省道:“糟糕,你是有心来问,弗字加心便是怫,你两夫妇一定常吵架。”嫂嫂说:“我没有梳辫,为甚么弓字要加两条辫?”程省答道:“妳是接?她的测字来测,而且你报弓字时,姑娘的两条辫正在摆。你说,到底你们夫妇是不是时常吵架?”那嫂嫂还没有答,姑娘已经点头。于是,又再写一个“田”字,问姻缘到底甚么时候到来。程省说:“一个月就另有姻缘,到时一定有人来问媒,可以成功了。”姑嫂两人问他其理何在,程省说:“田字加两条辫是用字,用字拆起正是一月,不过“一”字直写,正好像你们乡下人记数,所以我测一个月就有姻缘。”姑娘用手盘起两条辫,写一个“目”字,问这段姻绿好不好。程省笑道:“你盘起辫,目字便成眉字,张敝画眉,恩爱得很。”六、了空和尚测字故事雍正登位,传说是靠当时的江湖人物帮忙,由大侠甘凤池跟白泰官潜入皇宫,将康熙预定的遗诏盗出。遗诏本来说“传位十四子”,当时的着名文士吕留良看过诏书,立刻提笔改之为“传位于四子”,雍正排行第四,由是即能承继大宝。而甘凤池白泰官两人,盗诏还诏,两渡潜入皇宫,自然功劳很大。他们为甚么肯帮雍正的忙呢?因为雍正答应他们,自己能登上天子位,一定下诏恢复汉家衣冠,那时的人将衣冠看得很重要,许多人便是因为不肯梳辫穿满装,宁愿自杀,是故吕留良他们便答应帮忙了。到雍正登位后,甘凤池写一个“望”字找了空和尚测字,了空道:“糟了,你们快点躲藏起来。”甘凤池问故,了空道:“望字头似功字,只是多了三点,那是小人进谗,功不成功。再说,望字还有功高盖主之象,雍正一定不会感激你们,而且还会加害,所以你们从此遁?江湖避祸为上。”甘凤池他们果然听从了空的说话,而吕留良亦躲回乡下。后来雍正拿不到甘凤池一伙人,只捉到吕留良,居然狠心到将他腰斩。吕留良有一个孙女,江湖人称吕四娘,后来她杀了雍正报仇,则是后话。七、范时行测字故事范时行,清乾隆年间江苏苏州人。初在苏州测字,乾隆三十九年来到上海,寓居上海紫阳观,每天测字收到六百钱,就谢客寂坐,不再测字。传说他的测字,话语不多,但义理明澈,指示吉凶祸福如神。有一天,一个理发师,改换了衣装,来找范时行测字。他拈了一个“村”字,请范时行测。范时行看了看说:“木以长为贵,一寸之木也没有什么用。”那人以为是说剃刀之柄,大吃一惊。范时行接着说:“你不用自卑,凡事你肯努力,方寸之木也可高于楼宇。”此人后来靠自身的努力,果然发了大财。八、沈衡章测字故事乾隆时期,上海有一个叫沈衡章的人,擅长拆字,找他测算吉凶的人络绎不绝。一天,有一个罪犯夜间越狱逃跑了,捕役就去求他占测,拈到一个“鹦”字。沈衡章说:“鹦鹉是会说话的鸟,舌头虽然灵巧但不懂自我保护,最终还会被人逮住放在笼中。并且“鸟”穷加一“婴”,羽毛还没丰满,怎么能够逃远呢?犯人现在去得还近,赶快追捕还能够抓到。”捕役问现在犯人跑到哪里去了,沈衡章随意抬头看了一眼,瞥见一只麻雀蹲在屋后檐下,就说:“你可以到后面厕所中去找。”捕役遵照他的话,果然在屋后的一厕所中抓到了逃犯。县令听说这件事后,对他很是佩服,赠给他一块横扁,上面写着“机测如神”四个字。这块扁一直挂在豫园清芬堂的西墙上,人们称为董事厅的那个地方,也就是沈衡章设摊测字之处。九、杨柏溪测字故事临州人杨柏溪,官至中丞,精通相术。乾隆甲辰年(年),他考中进士。发榜公布名次的前一天,新进士们聚集在乾清门外焦急地等候着。杨柏溪仔细端详了一遍诸位新同年,对朋友说:“今科的第二名榜眼与第三名探花,应当是南北二邵(指余姚人邵瑛和天津人邵玉清),但第一名状元我怎么看不到呢?这就怪了?”刚说完,突然看见一个人独自坐在一金缸旁,低头玩着一顶帽子。他走过去,拱手祝贺道:“新科状元原来在这里躲着啊!”询问那人姓名,是会稽人茹茶,字古香。不久,殿内传前十名上朝晋见,按次序占名,果然和他预测的完全相符。杨柏溪在朝廷报过到后,马上就告假回乡。他预测自己十年官运不佳,因而不急于做官,在家隐居起来。十年后,他出来求官,做了郎中;不久又升为道员,仕途一帆风顺,一直做到官府要职。杨柏溪甲辰年考中进士时,是出自纪文达公(即纪晓岚)的门下。他曾对文达公说:“老师入阁做官愈迟愈好。”文达公八十二岁时,才被拜为协办大学士,仅做了十七天,就寿终正寝了。钱塘人许乃普,谥号文恪公。他年轻时曾拜见杨柏溪询问前程,回答说:“你将来是朝廷一品宰相。”文恪公担心活不了多少年,杨柏溪说:“你骨法苍老,是长寿之相。”后来文恪公果然官至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高宫。
探灵记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