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复脉汤
组成人参5g,黄芪20g,北细辛6~13g,制附片10g,炙麻黄6g,麦冬2g,丹参18g,五味子12g,桂枝10g,甘草10g。
功能
温阳益气。
主治
心肾阳虑,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证。包括现代医学中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者(单纯性)。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煎。
方解
本病多生于年老体弱、久病过劳者,其心肾阳气亏损,心阳不运,胸中阴霾不散,则脉络受阻,心血失养,即可出现心悸、怔忡、脉迟结代之证。故制方时,人参、黄芪、附子益气壮阳以为君;细辛、麻黄通阳以为臣;甘草益气兼和诸药;丹参活血通脉,兼养心血;麦冬、五味子滋阴敛气,是遵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训,辅阳气之生,佐阳药之燥。各药配伍共奏温阳益气、活血复脉之效。
加减
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减细辛用量;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胸憋者加瓜蒌、薤白以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气虚作喘者加大人参用量,补元固脱。
病例
粟某,男性,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以上,活动后达70次/分。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58次/分。阿托品试验:阴性。自觉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注: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g,据观察一般服药1个半小时后,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量细辛只要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
出自于中医药报《名医名方录》阅读原文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