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意味着炎热会逐渐远去,但同时让人备受煎熬的秋燥也会随之而来。在气候干燥的秋天里,要多吃能清热润燥、养阴润肺的水果,帮助预防秋燥。
今天给妈妈们推荐8种香甜水果,可以在立秋之后多食用,让宝宝在秋天少生病。
1立秋这些水果最养人
葡萄
人体在经历了炎热潮湿的夏季后,体内内热重、身体困乏,葡萄有很好的利小便的功效,适当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体消除内热。
葡萄全身都是宝,尤其是葡萄籽中富含的花青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葡萄还富含矿物质和类黄酮,可抗衰老,并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
1、生吃:把葡萄放进洒了面粉的水里,浸泡后能有效去掉葡萄上的白霜。吃完葡萄后最好漱口,残渣易造成龋齿。
2、葡萄汁:葡萄籽可以提高免疫力,养颜美体,但是直接吃人体难以消化,所以可以将葡萄整个榨成汁喝掉。1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喝果汁哦。
3、葡萄干:葡萄晒干后,铁和葡萄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秋梨
梨因鲜嫩多汁被称为“天然矿泉水”。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对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
1、生吃:胃肠功能差的孩子不宜多吃,吃梨的时候最好水煮,把梨肉和汤一起吃掉最好。
2、冰糖蒸梨: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嗓子有很好的润泽保护作用。
3、秋梨膏:把梨切块,和百合、蜂蜜搅拌后隔水蒸成膏状。
4、梨汤:去核加入川贝、冰糖熬水,对缓解咳嗽有明显的作用。
香蕉
因为香蕉润肠,促进肠胃蠕动,所以便秘吃香蕉就对了。
此外香蕉还是抗抑郁的良果,欧洲人因为它能解除忧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因为香蕉所含的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够减轻压力,解除忧愁,此外香蕉还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因此,秋季食用香蕉可缓解悲秋的情绪。
1、生吃:香蕉易于孩子消化,既能提供各种营养素又不会让人发胖,能够预防神经疲劳。
2、香蕉干:烘干过的香蕉切片,是孩子爱吃的美味小点心,又不失营养。
3、香蕉小饼:香蕉半根,蛋黄一个,小麦与玉米面粉各一勺,碾碎搅拌后加两勺水静止十分钟,用汤匙舀一定量用平底锅小火无油慢煎,饼面起小孔后翻面,过一会就能出锅了,用这个给孩子当营养早餐再好不过了。
龙眼
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
龙眼树成实于初秋,累累而坠,外形浑圆饱满,而果肉晶莹白净,因成熟于八月,又叫“桂圆”。历史上有南“桂圆”北“人参”之说,可见龙眼具有堪比人参的营养和滋补功用,价钱却比人参平易近人得多,因而是南方民间极受欢迎的滋补佳果。
1、生吃:龙眼肉既补心脾,又益气血,甘甜平和,有较好疗效,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贫血的功效。
2、桂圆:把龙眼焙干后为桂圆,桂圆是滋补中的佳品,适合心脾两虚、气血两虚的人作进补之用,对于心慌、失眠者也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可助睡眠。
3、桂圆羹:具有健脾补血、养心安神之功。可用于心脾两虚之神疲乏力、心悸怔忡、头晕失眠等症。还可作为妇女日常保健食品。
哈密瓜
立秋后,西瓜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哈密瓜挑起了“当家瓜果”大梁。哈密瓜有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
《本草纲目》中记载:甜瓜起到“止渴、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团壅塞气、治口鼻疮”之功效。
生吃:哈密瓜性凉,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泻。
患有脚气病、黄疸、腹胀、便溏、寒性咳喘以及产后、病后的人不宜多食。
哈密瓜含糖较多,糖尿病人应慎食。
柠檬
柠檬有着“柠檬酸仓库”的美誉,除了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外,还有烟酸和有机酸,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此外,就是它卓越的美肤功效,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美白肌肤。
1、柠檬水:饭前一杯柠檬水有开胃效果,饭后一杯柠檬水能够帮助消化,睡前一杯柠檬水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
2、蜂蜜柠檬水:用盐搓洗柠檬,去蒂后切片,取一个干燥的可以密封的瓶子,按照一层柠檬一层蜂蜜的顺序放置在瓶中,直到全部装满就可以放置在冰箱保存了。喝的时候取适量柠檬片和蜂蜜水用凉白开冲饮。
石榴
石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还有花青素和红石榴多酚两大抗氧化成分,还含有维生素C、亚麻油酸以及叶酸等,能够为我们的肌肤迅速补充水分。
1、生吃:小孩却不宜多吃,老人和肠胃功能弱的人亦不能多吃,一天最多吃半个。正常人一天最多吃1个石榴,因为石榴中果酸含量很高,吃多了对牙齿和肠胃都会造成伤害。
2、石榴汁:将石榴捣成汁或者煎汤饮用,能达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效果。
2立秋水果怎么吃最健康
在外国有这么一种说法,即"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点是银,3点到6点是铜,6点之后的则是铅"。意思是说上午是吃水果的黄金时期,选择上午吃水果,对人体最具功效,更能发挥营养价值,产生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
因此,要发挥水果的良好作用,知道正确的吃法很重要。
早晨,尤其在十点左右,此时阳气上升,是脾胃一天当中最旺盛的时候,脾胃虚弱者选择在此时吃水果,更有利于身体吸收。
午餐后1小时吃水果有助于消食,可选择秋梨、杨桃、橘子、山楂等有机酸含量多的水果。
晚餐后吃水果既不利于消化,又很容易因吃得过多,使其中的糖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
注重水果搭配。水果可以“寒热搭配”,比如榴莲吃多了上火,最好的办法是搭配吃山竹。山竹素有“水果王后”之称,特点是清热去火。
水果烂一点都不能吃。水果放久了忘记吃,会有一点点腐烂的部位,许多人会把腐烂的部分剜掉再吃,以为这样没什么问题。
但这样完全是错的,因为烂了的水果产生的展青霉素能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所以,把霉变部位去除再食用也不安全。
3立秋这样养生
养生谨防“秋老虎”
立秋后,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有人说:“秋后一伏热死人”不是没有依据的。
因此这个时节,要注意防暑降温,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
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
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水果有:桃、香蕉、甘蔗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可以把空调开除湿或者避免正对空调直吹。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