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解读情绪病。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什么是情绪病?下面用中医理论来解读下。
什么是情绪病
情绪导致疾病,中医早有认识。中医常说:“大怒伤肝”“思则气结”“忧思伤脾”等,就是讲情绪致病,过度的情绪波动会损害健康。
情绪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在情感上的外部反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向上的情绪,如兴奋、愉快、希望、勇敢、恬静、好感、和悦等;另一类是消极低落的情绪,如痛苦、惊慌、愤怒、忧郁、沮丧、不满、失望等。
积极情绪能使人产生愉快轻松的感觉,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对健康有益;而消极情绪则会使人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对健康有害。
现代医学认为,对健康影响最大的是抑郁和盛怒。盛怒会刺激人体的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会使呼吸急促、红细胞剧增、血液凝结、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诱发偏头痛、高血压和心脏病。
抑郁会使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大减、乃至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抑郁还会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该激素能使免疫功能失调,使白细胞或正常的抗体分不清敌我,在吞噬病菌的同时大量杀伤正常细胞;抑郁还会使气血凝滞,诱发细胞癌变并使其恶性繁殖。
如何保持良好情绪
1、摆平心态
正确对待人和事自己要树立乐观的态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却是可以控制的,人可以通过种种手段使心理趋向平稳。
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不要过分苛求别人和自己。想问题、做事情不要期望值过高,不做非分之想。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好的结果,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如果事情的结局不像预计得那么糟,反而会使人产生喜出望外的感觉。
2、倾注热情
积极参与生活人们常说,热情有内在的驱动力,能驱散倦怠和忧愁,能鼓起进取的风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丧失热情。
当自己不悦时,不妨强迫自己去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看电影、电视、戏剧,阅读书籍,打球、爬山、游泳……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领略、感受生活的乐趣,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3、赞美自己
疏泄消极情绪要学会赞美自己,不放过自己身上的任何一个闪光点,即使自己不尽如人意,也不要贬低自己,这样做会对你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你身心健康。
另外,遇到失意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解脱,可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发泄内心的苦闷,这样有利于释放不良情绪;也可以把烦恼写下来,在冷静之中转移消极的情绪。
我国晋代的嵇康曾讲过:“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以上五难都能消耗人的精气,加快人体衰老。过多的言语、过激的言词、过频的情感冲动、过杂的思想活动都能导致“神虑精散”。
因此,人要想在精神、情感活动中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地对待周围事物的变化,使自己的思想活动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为区区小事而大动肝火或暗自伤感,使自己的精神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这样就会健康长寿。
大喜伤心
中医认为,过度的精神活动、情志的异常变化会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血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过度的喜笑会导致“心气涣散”“心神浮越、神不内守”,精神不能集中。
现代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大笑的时候,能牵动17条肌肉,调节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消除精神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但笑必须是自然愉快的笑、微笑、眉开眼笑、有节制的笑,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若是狂笑、捧腹大笑、哈哈大笑,由于此时必须调动内脏、骨骼等众多肌肉组织参与完成,同时情绪极度兴奋激动,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会突然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使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大量增加,会导致心脑供血严重不足,因此就极易造成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甚至会引发猝死。
所以,在节假日亲朋团聚、为中老年人祝寿、婚庆宴会、老同学聚会、玩牌搓麻和进行其它各种娱乐时,也正是中老年朋友,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可能处于危险的时刻,应引起高度警惕。在这种时刻,中老年人一定要保持一颗愉悦平和的平常心,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防止过于兴奋激动,还要防止过度疲劳、暴饮暴食,不要吸烟饮酒过量,保证充足睡眠,生活规律,避免纵欲伤身等等,以免引发“大喜伤心”“乐极生悲”的种种不幸事件。
“恐伤肾”
“恐伤肾”,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肾气不足的人,容易害怕。可以因为任何事情比如雷电天气、旁人吵架等感到害怕,还可以无缘故的觉得恐惧。
2,肾气不足的人,容易受惊。有时候并不响亮的关门声、被他人叫名字时,都会被吓到。
3,对于现代人而言,并不那么容易觉察“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往会以一种有压力的感觉替代,如何区分?可以问自己,为什么感觉这么累这么有压力?是怕老?怕病?怕穷?还是怕死?
4,如果经常处于害怕的情绪当中,过耗的就是我们的先天之本——肾,此时,相应的身体表现会出现:疲劳、腰酸腿软、脱发、免疫力下降、性能力下降等等。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防范“恐伤肾”呢?
1,调养肾可以效仿动物的“冬眠”,不熬夜、不过劳。让父母给的这点老本(先天之本)能用久一点。
2,多做实事。中医的情志疗法中有“思胜恐”的原理,意思就是多想有意义的事情。怎么操作?举个例子,怕生病?医院?怎么对抗这种恐惧感?多想想怎么样保养身体、多向心目中的养生达人学习吧!
拖延症的根源是肾虚人体以肾气为根本。肾气足,则上济于心,是为心肾相交;肾气虚,则无以上养心宫,是为心肾不交。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也就是负责管理人的主体意识,若心得不到肾气的能量供应,就会虚弱,难以支撑起高强度的思维。所以,人若是心虚,在面对那些需要耗心费力的事情时,都会不自觉地选择逃避或往后拖——因为没那么多能量支撑。治疗方法很简单,《补坎益离丹》。根据现今药物的质量,五笔调整其方如下:淡附片15克,生姜5大片,炙甘草30克,桂枝20克,海蛤粉20克。一天一副,文火50分钟即可。此方吃个三五天就行了,然后服用下方,以补益根本:党参20克、茯苓30克(捣成粉)、干姜10克、炙甘草30克、龙眼肉30克、知母15克、菟丝子15克、补骨脂15克。拖延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肾虚。所以,我们的口号是:补肾成就未来!!!
“思伤脾”
思念过度让它吃不下饭...
中医认为“思伤脾”,有几个要点:
1,思考思辨能力是脾胃功能的一种表现。脾胃功能好的人,思考问题不含糊,条理清晰,这一点在孩子身上特别明显,脾胃功能好的学习能力往往比较强。而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会出现思维较混乱,思路不清晰,爱钻牛角尖。
2,过度思虑损伤脾胃。现代医学已经有种种研究支持这个结论。什么是过度思虑?俗话就是“爱琢磨”“想太多”,这个“思”过度,一方面耗伤气血,令一方面防碍了脾胃消化吸收生成气血。祖宗“思伤脾”三个字就说到根本,实在了不起。
3,适度的思考活动对脾胃健康有益。有些人看了前面两点之后,会说那我就不想事了呗……人体是个整体,不会因为你不思考脾胃就不受影响,再说,谁能一点儿事情都不想呢?其实,适度的思考思辨活动是有益于脾胃功能的,古人用“土”来对应类比人的“脾”是提醒我们,这片土地总不耕作也是会荒芜的。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防范“思伤脾”呢?
1,吃饭专心。对成年人来说,吃饭时不瞎聊天、不看电视电脑手机等;对孩子来说,家长不要在其吃饭时说教。
2,废寝忘食不可取。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忘食”都是对脾胃最坏的事情了,忘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想吃了,一方面工作上的思考本来就耗气伤血,结果连粮食都不能及时补给,哪来化生气血的原材料呢?
3,偶尔走个神。有条件的人可以通过冥想练习放空大脑,没有条件的人也要学会在繁忙时走走神,这都是让脾胃打个小盹的方法。
“悲伤肺”
“悲伤肺”,有几个关键点:
1,哭是肺的功能活动表现。从初生婴儿的啼哭,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孩子的先天肺气如何足不足。哭声清亮者佳,哭声低弱断续者则差。对于爱哭的人,基本都是肺气虚或者肺气郁的情况。临床上当补肺理肺调整得比较好得时候,情绪会更稳定,也不那么容易哭了。
2,悲伤情绪过度损害肺的功能。说到“悲伤肺”,指的是过度的悲伤啼哭,耗伤肺气,易变生它证。说林黛玉,大家都知道林妹妹爱哭,最后死于肺痨(类似当今的肺结核)。
3,适度的哭对肺是有利的。尤其对于现代都市人,因为太多的社会规范,往往压抑了这个“哭”的活动,多数人是哭不出来只能苦笑,要么是哭不出声只能默默流泪,都压制了肺的自然活动,从而容易出现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等问题。我们主张适度的宣泄内心的悲伤,有利于维持肺功能的稳定。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防范“悲伤肺”呢?
1,锻炼肺活量。通过各种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游泳、调息等,有助于肺功能强健,就能在较大程度上不受情绪的伤害。
2,常想乐事。中医的情志疗法中有“喜胜忧”的原理,意思就是多想快乐的事情,有人说,快乐不起来怎么办?有个简单的方法,去看搞笑段子!当你专注在那个上面哈哈大笑的时候,悲伤肺的能量就被减弱了。
郁怒伤肝
抑郁症、一辨证分型
1 肝气郁结
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厌世,少与人语,喜静恶声,心绪不宁,时或心烦,多疑善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脘闷嗳气,食少,大便失调,妇女可见月经不调,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喜条达恶抑郁,故情志内伤,首先犯肝,肝失疏泄则精神抑郁,情绪低各型抑郁症早期,患者就诊时多以胃脘不适为主诉,并无实质性器质病变,躯体症状明显,易被误诊,辨析时要注意详细询问发病原因。
2 气郁化火
患者性情急躁,见人强装笑脸,背人悲泣厌世,终日长吁短叹,懊恼难解,心烦躁扰,夜不安寐,胸胁胀满疼痛或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口苦咽干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由于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肝郁气滞,郁而化热化火,气火内郁则性情急躁,易怒,见人强装笑脸,背人悲泣厌世,终日长吁短叹,懊恼难解;郁火扰心神则心烦躁扰,夜不安寐;肝郁化火犯胃则胸胁胀满疼痛,嘈杂吞酸;郁火上扰则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口苦咽干;火热内盛,则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3 气滞痰蕴
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表情呆板,或惊恐不安,心悸失眠,胸胁胀痛或咽中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弦滑。由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水湿失于布化,聚湿生痰,上扰头目,神明被蒙则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表情呆板或头晕目眩;痰湿久蕴化热,扰及胆腑心神则
4 气滞血瘀
患者精神抑郁,自言自语或情绪亢奋,烦躁易怒,心胸憋闷,两胁小腹胀痛,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舌质紫暗,脉弦或涩。由于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郁气结,则精神抑郁,自言自语或情绪亢奋,烦躁易怒,心胸憋闷,两胁胀痛;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瘀阻胞宫则小腹胀痛;血瘀不能温煦机体则局部发冷,瘀而化热而局部发热。
5气血两虚
患者多思善虑,表情淡漠,多喜独处,善悲欲哭,心悸怔忡,头晕头昏,失眠健忘,纳食腹胀,倦怠无力,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由于思虑过度,暗耗心血;忧愁过度,耗伤脾气,致心脾气血两虚;心失所惊恐不安,心悸失眠;痰湿阻于胸中则胸胁胀满;痰湿阻于咽部则咽中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心动失常则心悸怔忡;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则失眠健忘;脾气不足,健运失职则纳少腹胀;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养清窍则多思善虑,表情淡漠,多喜独处,善悲欲哭,倦怠乏力;脾气虚进一步发展,统摄无权则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
6 阴虚内热
患者焦虑,忧郁,紧张,猜疑,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心悸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由于气郁日久,郁而化火伤阴,阴不制阳,虚热内生。脏阴不足,神明失养则焦虑,忧郁,紧张,猜疑;阴虚内热扰及心神则心悸失眠;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之象。
7 阳虚寒湿
患者情绪低沉,懒言少动,精神不振,面色白光白,疲惫身重或周身疼痛,阳痿,便溏,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细。由于病久伤阳,阳气虚弱,神气失养则精神不振,情绪低沉;机能减退,温煦失职则懒言少动,疲备,肢冷畏寒;温化失职,水湿内停,气机不畅则面白光白身重或痛;脾肾阳虚则便溏,阳痿等;舌淡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细均为阳虚寒湿之象。
二辨证论治
二辨证分型根据证候分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忧郁伤神、心脾两虚和阴虚火旺五型。其中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和阴虚火旺归为阳证,忧郁伤神和心脾两虚归为阴证。
抑郁症测试(仅供参考)
一、自测
这个自我诊断表可帮助你快速诊断出自己是否有抑郁症.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
(没有0,轻度1,中度2,严重3)。
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
2.泄气: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3.缺乏自尊:你是否觉的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
4.自卑:你是否觉的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
5.内疚:你是否对任何事都自责?
6.犹豫: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7.焦躁不安: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
8.对生活丧失兴趣:你对事业,家庭,爱好和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
9.丧失动机: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毫无动力?
10.自我印象可怜: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食欲变化: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的暴饮暴食?
12.睡眠变化: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13.丧失性欲: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
14.臆想症: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15.自杀冲动:你是否认为生活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测试结果评判标准:
0-4分,没有抑郁症
5-10分,偶尔有抑郁情绪
11-20分,有轻度抑郁症
21-30分,有中度抑郁症
31-45分,有严重抑郁症
二、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最常用的量表(24项版)
HAMD量表
五级评分项目:(0)为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很重
三级评分项目:(0)为无(1)轻度~中度(2)重度
1.抑郁情绪
只在问到时才诉述;---------------1
在言语中自发地表达;---------------2
不用言语也可从表情、姿势、声音或欲哭中流露出这种情绪;--------3
病人的自发语言和非自发语言(表情、动作),几乎完全表现为这种情绪。---------------4
2.有罪感
责备自己,感到自己已连累他人;-----------------1
认为自己犯了罪,或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2
认为目前的疾病,是对自己错误的惩罚,或有罪恶妄想;---------3
罪恶妄想伴有指责或威胁性幻觉。-------4
3.自杀
觉得活着没有意义;----------------1
希望自己已经死去,或常想到与死有关的事;---------2
消极观念(自杀念头);----------3
有严重自杀行为。--------------------4
4.入睡困难
主诉有时有入睡困难,即上床后半小时仍不能入睡;-----------1
主诉每晚均有入睡困难。----------2
5.睡眠不深
睡眠浅多恶梦;------------------------1
半夜(晚上12点以前)曾醒来(不包括上厕所)。--------2
6.早醒
有早醒,比平时早醒1小时,但能重新入睡;---1
早醒后无法重新入睡。----------2
7.工作和兴趣
提问时才诉述;------------1
自发地直接或间接表达对活动、工作或学习失去兴趣,如感到没精打采,犹豫不决,不能坚持或需强迫自己去工作或活动;----------------2
病室劳动或娱乐不满3小时;------------------3
因目前的疾病而停止工作,住院患者不参加任何活动或者没有他人帮助便不能完成病室日常事务。-------------4
8.迟缓:指思维和语言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主动性减退。
精神检查中发现轻度迟缓;--1
精神检查中发现明显迟缓;---2
精神检查进行困难;----------3
完全不能回答问题(木僵)。------4
9.激越
检查时表现的有些心神不定;----1
明显的心神不定或小动作多;------2
不能静坐,检查中曾站立;----------3
搓手,咬手指,扯头发,咬嘴唇。-----4
10.精神性焦虑
问到才时诉述;----1
自发地表达;------------2
表情和言谈流露明显忧虑;---3
明显惊恐。--------4
11.躯体性焦虑:指焦虑的生理症状,包括口干、腹胀、腹泻、打呃、腹绞痛、心悸、头痛、过度换气和叹息、以及尿频和出汗等。
轻度;--------------1
中度,有肯定的上述症状;-------2
重度,上述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或需加处理;------3
严重影响生活和活动。------------4
12.胃肠道症状
食欲减退,但不需他人鼓励便自行进食;------------1
进食需他人催促或请求或需要应用泻药或助消化药。-----2
13.全身症状
四肢、背部或颈部沉重感,背痛,头痛,肌肉疼痛,全身乏力或疲倦;---1
上述症状明显。-----2
14.性症状:指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等。
轻度;-------1
重度。--------2
不能肯定,或该项对被评者不适合。(不计入总分)
15.疑病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