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中药
柏子仁
一
简介
柏子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因其为侧柏树的成熟种仁入药,故名。为柏科常绿乔木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我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以山东安丘、陵山、淄川、费县,河南浙川、卢氏、灵宝、淇县,河北平山、迁安、唐县、滦水、武安等为主产地。多为栽培品种。
二
西医
含脂肪油约14%,并含少量挥发油、皂苷等,可以治疗闭经、老年人便秘、血虚所致便秘、盗汗、失眠、脱发、黄水疮、卵巢早衰、继发性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变异型心绞痛。
三
炮制方法
秋、冬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压碎,除去种皮,簸净,阴干,为柏子仁。柏子仁霜:取净柏子仁,碾成泥状,用布(少量可用数层吸油纸)包严,蒸热,压榨去油,如此反复操作,至药物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再碾细。
四
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肾、大肠经。
五
功效主治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主治:心悸失眠;肠燥便秘;阴虚盗汗;小儿夜啼惊痫;肠风下血;脱发;黄水湿疮。
六
相关论述
1
《神农本草经》
“柏实,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
2
《本草纲目》
“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
3
《本草汇言》
“柏子仁味甘气平,五毒,入足厥阴、少阴,又入手少阴经。润燥补髓,养心神、定惊悸之药也。此药气极芬芳,则脾胃所喜,质极润泽,则肝肾所宜,故前古谓安养五脏,主惊悸,定心神,悦颜色,聪耳目,为延年却病之上剂也。”
__七
相关配伍
1.《古今医统》:心虚血少,神气不宁,怔忡惊悸
黄芪(蜜炙)、茯苓、茯神、当归(酒洗)、川芎、半夏(麴)一两,甘草(炙)一钱,柏子仁(去油)、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炒)、五味子、人参、肉桂二钱半。每服五钱。
2.《世效得医方》:津枯肠燥证
桃仁(30克)、杏仁(麸炒,去皮尖,30克)、松子仁(5克)、柏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陈皮(另研末,克)。将五仁别研为膏,入陈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9克),食前米饮下(现代用法:五仁研为膏,陈皮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下)。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片、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侵删)
策划/殷佩浩
审核/殷佩浩
责任编辑/王璐
医瘤课堂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