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杏林早报
产后指的是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
生产后,女性身体流失了大量养分,所以在产后的这一段时间内,调理对女性来说都非常重要。
杏林
咳嗽
治产后7天内的咳嗽,外感风寒,症见咳嗽鼻塞,声重恶寒,不能用麻黄发汗;
咳嗽伴胁痛,不能用柴胡汤;
咳嗽有声,痰少面红,不能用凉药。
产后有火嗽、有痰嗽,必须调理半月后,方可用凉药,半个月之内不能用。
加味生化汤
[注:治疗产后外感风寒咳嗽和鼻塞声重。]
川芎3g,当归6g,杏仁10粒,桔梗1.2g,知母2.4g。
有痰加半夏曲,虚弱有汗咳嗽加人参。总之,产后不可发汗。
[注:知母另外一个版本中是1.2g。]
加参安肺生化汤
[注:治产后虚弱,10日内外感风寒,咳嗽声重有痰,或身热头痛,以及汗多的症状。]
川芎3g,人参3g,知母3g,桑白皮3g,当归6g,杏仁(去皮尖)10粒,甘草1.2g,桔梗1.2g,半夏2.1g,橘红0.9g。
虚人多痰,加竹沥1杯,生姜汁半匙。
加味四物汤
[注:治半月后干嗽有声,痰少者。]
川芎、白芍、知母、瓜蒌仁各3g,生地黄、当归各6g,诃子6g,冬花1.8g,桔梗1.2g,甘草1.2g,兜铃1.2g,生姜1大片。
杏林
水肿
产后水气内停,症见手足浮肿,皮肤光亮,这是由于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所致;
必须先大补气血,佐以苍术、白术、茯苓补脾。
雍满,用陈皮、半夏、香附消除;
素体虚,加用人参、木通;
有热,用黄芩、麦冬来清肺金。
健脾利水,用补中益气汤。
产后超过7日,用人参、白术各6g,茯苓、白芍各3g,陈皮1.5g,木瓜2.4g,紫苏、木通、大腹皮、苍术、厚朴各1.2g。
大便不通加郁李仁、麻仁各3g。
如果因为寒湿邪气伤脾,无汗而肿,宜用姜皮、半夏、苏叶加到补气方中,来解表发汗。
五皮散
[注:治疗产后风湿伤脾,气血凝滞,导致面目浮肿,四肢肿胀气喘。]
五加皮3g,地骨皮3g,大腹皮、茯苓皮各3g,姜皮3g。
枣1枚,水煎服。
产后恶露不净,停留胞络,导致浮肿,如果按照水气治疗,使用甘遂等药,这属于误治。
只需服用调经散,这样血液运行而肿就可以消除了。
调经散
没药(另研)、琥珀(另研)各3g,肉桂、赤芍、当归各3g。
以上药物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5g,用少许姜汁和酒来调服。
[注:这个方还可以调理月经治疗腹痛。]
杏林
怔忡惊悸
由于产后忧惊劳倦,失血过多,引起心中跳动不安,称为怔忡;
如果惕然震惊,心中怯怯,好像有人来抓捕的样子,称为惊悸。
治疗这两种病,只有调和脾胃,安神定志,疾病才能痊愈。
如果分娩后血块没有消散,宜服用生化汤,补益血液行散血块,血液旺盛,自然怔忡安定,惊悸等症平息、不需要加用安神定志药物。
如果血块消、疼痛止后患此病,宜服用加减养荣汤。
加减养荣汤
当归6g,川芎6g,茯神3g,人参3g,炒枣仁3g,麦冬3g,远志3g,白术3g,炙黄芪3g,桂圆肉8枚,陈皮1.2g,炙甘草1.2g。
加生姜煎药。
虚烦者加竹沥、生姜汁,去川芎、麦冬,再加竹茹一团。本方加木香,即是归脾汤。
养心汤
[注:治疗产后心血不定,心神不安。]
炙黄芪3g,茯神2.4g,川芎2.4g,当归6g,麦冬5.4g,远志2.4g,柏子仁3g,人参4.5g,炙甘草1.2g,五味子10粒。
加生姜,水煎服。
[注:另外一个版本有桂圆肉6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