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府
五脏,统指人体内的各种器官。五脏包括脾、肺、肾、肝、心;六腑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现在医学最新研究表明,只有男性是五脏六腑,而女性则有六脏六腑。女人独有的“第六脏腑”即为子宫。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
词语解释
读音
wǔzàngliùfǔ
解释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示例
杨朔《海市》:“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都洗得干干净净。”
近义词
骨子里面、五藏六府
五行相生五行相生论五脏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螈,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肝藏魂,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瘕,女人经病。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
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胆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郁,诸痿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臂前廉痛。
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
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本病∶前后癃闭,气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浊,溺血,崩中带漏。
六腑
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结核。
胃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呕吐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消食,伤饮食,胃管当心痛,支两胁。
标病∶发热蒸蒸,身前热,身前寒,发狂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斜,鼻痛鼽衄赤。
大肠属金,主变化,为传送之官。
本病∶大便闭结,泄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脱肛,肠鸣而痛。
标病∶齿痛喉痹,颈肿口干,咽中如核,鼽衄目黄,手大指次指痛,宿食发热寒栗。
小肠主分泌水谷,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小便短,小便闭,小便血,小便自利,大便后血,小肠气痛,宿食夜热旦止。
标病∶身热恶寒,嗌痛颔肿,口糜耳聋。
膀胱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沥,或短数,或黄赤,或白,或遗失,或气痛。
标病∶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鼻窒,足小指不用。
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
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瞀螈,暴病暴死暴喑,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
中热则善饥而瘦,解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混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肿不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