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学苑出书社《十剂类方及验案选编》。
《备急掌珠要方》
龟板、龙骨、远志、九节菖蒲各均分。
共为细末,每服3g,日服3次,温滚水送服。
主治:思索过分,阴虚火升,心悸,怔忡,头晕失眠,遗精冷汗,多梦忘记等证。
方义:思索过分则心阴亏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故见上述诸症。方中龟板滋阴降火;龙骨镇心安神;远志、菖蒲既能安神益智,又能祛痰利窍;合龟板、龙骨具交通心肾,镇心安神之效。
临床运用
此方可用于心肾不交之神经空虚、心悸善惊、忘记少寐之证。
医家论粹
吴昆:“知识易忘,此方与之,使人聪慧,常人多识不忘者,血汗足而无所蔽也。若血汗不够,邪气蔽之,则伤其虚灵之体,而知识易忘矣。龟,介虫之灵物也。龙,鳞虫之灵物也。用龟甲、龙骨者,假二物之灵以养此心之灵,欲其同声相应而已。远志辛温味厚,辛温可以使入心,味厚可以使养阴,菖蒲味辛气清,味辛则利窍,气清则通神,以之而治易忘,斯近理矣。是方也,出于孙真人之《掌珠方》,其来必有所自,但曰孔子大圣之方,则未敢黑白也。”
医案节录
1.张惶。丁某,女,19岁,年4月8日就治。正月前夕黄昏学回家,途中突受异物惊吓,从此常感心悸易惊,心思未必,虚烦不眠,梦中惊叫,伴胸闷气短,手脚无力,面色无华,舌淡,脉沉细。心脏听诊心律不齐,心电图搜检为窦性心动过速。此乃素体空虚,加吃惊吓,心气虚怯,阴血暗耗,心神失宁,而为张惶。治以益气镇惊,宁心安神。方用孔圣枕中丹加味。处方:石菖蒲10g,远志10g,龟甲20g(先煎),龙骨30g(先煎),黄芪10g,熟地15g,炒枣仁10g,茯神10g。逐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张惶好转,继以原方6剂,诸症悉平。〔《中医杂志》(7):〕
2.失眠。李某某,男,32岁,先生,年4月18日初诊。患失眠10年,虽经多方诊疗,但一直未愈,天天只可睡3小时左右,遇办事重要时,整夜难眠,伴影象力消退,忘记,神劳累力,精力不召集等病症,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用脑过分,暗耗阴血,神失所养之候。治则滋阴养血,安神定志。方用孔圣枕中丹合交泰丸加减。处方:石菖蒲、远志各12g,桂圆肉、龟板(先煎)各10g,生龙骨(先煎)、炒枣仁各15g,肉桂2g,川连、甘草各6g,夜交藤、淮小麦各30g。逐日1剂,水煎服。服6剂后,诉神劳累力等症见轻,寝息也有好转,每晚睡5小时左右,又往常线服6剂,寝息能维持在6小时以上。因其病程较长,恐疗效难以加强,改汤剂为胶囊(龟板、石菖蒲、远志、虎魄、代赭石各g,生龙骨g,川黄连60g,肉桂20g,炒枣仁50g),继服以善后。〔《陕西中医》,28(4):47〕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