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心悸是大病吗如果还伴随这些症状,还是及时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http://m.39.net/pf/a_4639051.html

什么是心悸?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惊恐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现代社会情志心理因素在心悸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心悸之病短期难愈,患者长期为其所苦,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境,同时不良情绪也会加重或诱发心悸的反复发作。现结合临床案例,将运用“双心同治”理论治疗心悸的临床病案介绍如下。典型病案患者,女,48岁,年7月29日初诊。主诉:心悸间断发作2周。初起自觉偶发心悸,近日自觉频发,担忧患有心脏疾病,医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次,房性早搏49次。心脏彩等无异常。

刻诊:心悸,时有停跳感,忧愁面容,容易悲伤,纳谷不馨,夜寐差,二便尚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肝郁气滞;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宁心止悸。

处方:北柴胡10g,炒枳壳10g,香附10g,郁金10g,木香6g,佛手10g,茯苓10g,茯神10g,甘松10g,紫草20g,煅珍珠母15g(先煎),合欢花6g,合欢皮2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炙甘草5g等,每日1剂,水煎服。

同时对患者进行科普教育,解除患者忧虑之心。年8月15日二诊:心悸次数减少,但仍觉心中悸动不安,纳食尚可,夜寐稍好转,原方加丹参20g、酸枣仁15g,每日1剂,水煎服。。年9月5日三诊:偶感心悸,夜寐安,纳食佳。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22次,房性早搏5次。原方减焦山楂、焦神曲,继服15剂,不适随诊。

按语: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时作,数天不止,心生恐惧,时而忧愁,纳谷不馨,行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女性,又至绝经之年,情感变化较大,忧愁伤心,悸动不止,方中柴胡、枳壳、香附共奏疏肝解郁之效;丹参、郁金活血安神;木香、甘松理气调中,醒脾开胃;茯苓健脾,焦山楂、焦神曲消食开胃;茯神、酸枣仁、合欢花、合欢皮解郁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合理,选药精当,共收解郁安神、宁心定悸之效

心悸病机固然复杂,然心悸患者往往都有心神不宁的表现,或心烦不安、性情急躁、惊恐不安、焦虑抑郁等。心中悸动不止,迁延不愈,长期反复发作,或突发突止,难以控制,易于使患者忧思抑郁,焦虑不安,或恐慌难眠。心悸患者常伴见烦躁、焦虑、失眠、善太息、胆怯易惊等心神不安症状,临诊中必当详细了解病史,精准辨证;处方用药往往“汤剂”“心药”一并予之。所谓汤剂,即辨证处方所需之中药;所谓心药,即情志开导,移情易性,科普教育。中医“形神合一”的理念在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神灭则形灭,重其形而轻其神乃愚医之所为;养其形,调其神,智者所取也。“双心同治”兼顾“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在心悸疾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心悸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一:心悸伴有乏力、面色苍白

出现心悸年龄不同,其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是呼吸不畅、上气不接下气、心口疼痛、面色苍白、全身无力、站立不住,直冒虚汗等,还有容易失眠、盗汗、发抖、眩晕、多梦等情况出现。心悸出现的时候,有的可通过吃点甜东西或者休息片刻缓过来,有的则是连着几天都存在心悸等不适,不能及时缓解过来的话,建议直接就近到院看诊,避免造成一些急性心脏病发作。

二:心悸伴心率异常

心悸伴有心律不齐时,多考虑出现心脏病变,特别是已有心血管方面的患者。当心脏跳动不适或心率缓慢时,人体的血液循环失常,血液流畅受阻,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情况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猝死现象。

三:饭后心悸

有些人则在饭后出现心悸现象,这种情况多属于气血两虚,特别是伴有头晕、饥饿感、冒虚汗、到室外好点,多考虑低血糖。多出现于年轻女性群体,这就要求年轻朋友要调整作息和饮食方面,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即可恢复正常。

四:劳累后心悸

有些人在高度工作后感到特别劳累时,容易出现心悸情况。这种情况多半属于体力劳动,或者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后,体力消耗,感觉心跳加快并且强有力,伴有胸口不适,甚至不能自主。

对于一些常出现心悸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调整作息,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免疫力,症状严重者建议及时治疗。最后提醒大家,心悸症状可大可小,千万不要忽视,感觉不适,医院检查排除心脏问题。

如果有任何健康问题,需要辨证,可以咨询我,祝你健康每一天’

治疗就诊须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zzb/1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