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笔华医话》可以订阅!
精神忧郁情志乱哭笑无常乃脏躁
江苏省无锡市华源中医养生堂
王晓雷主任
凡妇人精神忧郁,情志烦乱,哭笑无常,呵欠频作,称为“脏躁”。《金匮要略》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为治疗本病提出了证治。
脏躁者,乃脏阴不足,有干燥躁动之象。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如素多抑郁,忧愁思虑,积久伤心,劳倦伤脾心脾受伤,化源不足,脏阴更亏;或因病后伤阴,或因産后亡血,使精血内亏,五脏失于濡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以致脏躁。
本病可根据精神忧郁,烦躁不宁,哭笑无常,呵欠频作等作为诊断要点。
脏躁与百合病相似,但本病以哭笑无常,悲伤欲哭为主;而百合病以沉默寡言,抑郁少欢为主。本病又与经行情志异常相似,但后者主要在于伴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以此为别。
本病在于心肾脾经,属内伤虚证,故虽有火而不宜清降,有痰而不宜温化,当以甘润滋养之法为主。
精神不振,或情志恍惚,情绪易于波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发作时,呵欠频作,哭笑无常,不能自主,口干,大便结。舌红或嫩红,苔少,脉细弱略数或细弦。
本病主要表现在神志的异常改变,如神志恍惚,情绪易于波动,均系血虚不能养神所致。神有余则笑,不足则悲,故发作时悲伤欲哭,喜笑无常。志火内动,则使心烦,睡眠不安。呵欠亦为神疲之征。阴津不足,则口干便秘。舌红或嫩红,苔少,脉细弱略数或细弦,均为阴血亏虚之候。
甘润滋补,养心益脾。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加枣仁、柏子仁。淮小麦、甘草、大枣。
方中以淮小麦养心;甘草、大枣润燥缓急;专以甘平之味宁神健脾;枣仁、柏子仁宁心安神。若肝肾阴亏,证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甚则意识朦胧。舌红,脉弦细略数。治法当以补养肝肾,养心安神,方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加味。即百合、生地黄,加入枸杞、白芍、枣仁、麦冬、茯神等。如兼夹痰浊者,则以前方加入胆星、茯苓、郁金、石菖蒲等。
《金匮心典》:血虚脏躁,则内火扰而神不宁,悲伤欲哭,有如神灵,而实为虚病……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燥也。
《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故喜悲伤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象如神灵所凭,是心不能神明也,即今之失志癫狂病也。
某女,32岁。症状:头昏冒,喜欠伸,精神恍惚,时悲时喜,自哭自笑,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失眠,怔忡心悸,多梦纷纭,喜居暗室,颜面潮红,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诊断:子脏血虚,受风化热,虚热相搏,扰乱神明。
治法:拟养心缓肝法,宗金匮甘麦大枣汤与百合地黄汤加减主之。
粉甘草18g、淮小麦g、大红枣10枚、炒枣仁15g、野百合60g、生牡蛎30g、水煎服、日服2剂、数剂见效、20剂全愈。
某女、21岁、未婚,年10月25日初诊。
一年前因与人争吵,愤懑不解,从此常感脘闷不舒,胸胁刺痛,头痛作晕,夜寐不实。近来头疼胁痛加重,并发作项强肢搐视物不清。但移时自解。通夜不眠,呵欠频作,泛恶欲呕,或无端自笑,或烦躁欲泣,在行经期间烦躁尤甚,以至到处乱跑。询之月经或迟或早,食欲时强时弱,小便频数,大便如常,舌见瘀斑,苔白略腻,按脉弦细。辨为气郁肝胆,痰瘀交阻、心肾不交,肝胃不和,治拟养心安神,平肝和胃,活血化瘀法。
处方:杭白芍12g、粉甘草5g、白藜、蔓荆子各9g、清半夏12g、姜竹茹、香佩兰、片姜各9g、紫丹参18g、夜交藤、炒枣仁、广寄生各12g,远志肉9g,先服5剂,如无不良反映续服5剂。水煎服。
二诊(11月4日)
诸症均见好转,睡眠亦较安宁,二便正常,食欲有加,惟仍烦躁,易于激动,治拟利肝胆,兼益心肾。处方:杭白芍12g,秦当归、云茯苓,白蒺藜、淡竹茹各9g,醋柴胡3g,薄荷梗5g,淮小麦20,大枣6枚,嫩小草、粉甘草各6g,桑寄生12g,炒枣仁9g,首乌藤12g,10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年1月10日)
前方服后,月事来潮,经中烦躁诸症未见发作。嘱每日上午服加味逍遥丸一副,临睡服硃砂安神丸一副。连服20天。
会议期间与北京妇科专家肖承棕(北京四大名医肖龙友之女),江苏省主委合影
联系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