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眼里,也许我们这些现代人很搞笑。
住着最好的房子,吃着最好的饭菜,一个个都穿的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看上去和正常人似的~
实际上呢,一大半人都是胃口不开,睡眠不香,翻来覆去,焦虑不安,一不留神就血脂高,稍不注意就是糖尿病,血压还忽高忽低没个准谱儿......
你说搞笑不搞笑?!
隔壁王大妈以为有瓜吃,探着脖子问:这可咋整?
有病就治病呗!
咋治捏?
睡觉!没有什么毛病是好好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你睡得还不够沉!
那要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捏?
那是因为你心乱了,神散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得吃药!
好呀!~整点啥药捏?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桓老师创立的经典名方「朱砂安神丸」,可听说过?
现在,介绍你们认识下。
朱砂安神丸组方配伍:朱砂30克,黄连45克,当归、生地、甘草(炙)各15克。上药研成细末,汤浸后蒸饼做成黍米大小的丸,每次服15丸。
拆解下。
朱砂,入心经,既镇心安神,又清心上火,治标之中兼以治本,故为君药。
黄连为臣药,善清心泻火除烦,助君药增强泻心安神之功,二药配伍,一镇一清,使心镇、火清、神安。
当归为佐药,可补血养心,阴血足而神自安;生地入肾,滋阴凉血,使肾水上升,以制上炎心火,二药合之以补被灼伤之阴血。
甘草为使,调和诸药,防朱砂、黄连质重苦寒之品碍胃。
君臣佐使,诸药合用,则心火得清,阴血得养,心神自安,故名「朱砂安神丸」。
明代医家吴昆老师在《医方考》中,拆解的更清楚:
「梦中惊悸者,心血虚而火袭之也。是方也,朱砂之重,可使安神;黄连之苦,可使泻火;生地之凉,可使清热;当归之辛,可使养血。乃甘草者,一可以缓其炎炎之焰,一可以养气而生神也」。
敲黑板!!!
有一种失眠叫「心神不安,多梦易醒」。
明朝名医吴昆老师说:「忧愁思虑,则火起于心,心伤则神不安,故苦惊;心主血,心伤则血不足,故喜忘;心愈伤则忧愁思虑愈不能去,故夜不能寐」。
清朝的罗美老师在《古今名医方论》中,说的更究竟:「且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精气乱,神太劳则魂魄散,所以寤寐不安,淫邪发梦,轻则惊悸怔忡,重则痴妄癫狂耳」。
翻译提炼下。
老师们的一致意思是,「心」在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地位,主神明,主藏血。
心出了问题,神就乱了,魂魄也散了,然后你就睡不着了,做一堆乱七八糟的梦,搞不好还会胡言乱语,多少还有点精神抑郁,神志恍惚,整个人就不好了!
这在中医叫「心神浮越」。
而朱砂安神丸,解决的就是这堆毛病。吃了它,你的心就明了,眼也亮了,神也稳了,再也不失眠了!
金元时期的李东垣老师在《内外伤辨惑论》中也对此丸做过评价:「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则愈」。
再敲黑板!!!重点来了!!!
这种失眠有个特点:眼睛晚上没神,白天有神,但是直勾勾那种有神,说极端点,就是有点吓人,一般都或多或少伴有抑郁!
而朱砂的本事,就是「重镇安神」!一把就把心神镇住了!
然后呢?
整个人就正常了!就睡着了!
所以,神农老师在《神农本草经》中,把朱砂列为上品第一位,是有道理的:
「丹砂(即朱砂),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你体会下这个分量。
祝夜夜安睡,日日欢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