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柏子仁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柏子仁

bǎizǐrén(《神农本草经》)

“中药”是为人类健康长寿

提供防治疾病、养生康复与保健功能的重要工具

历史渊源-性状性能-方剂配伍

以此为线

讲述传奇中药柏子仁的神奇功用

历史渊源

药物的历史记载

01

历史记载Historicalrecords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了柏子仁的药用功效。东晋葛洪则在《抱朴子》中记载了一段传说:“毛女者,秦王宫人。关东贼至,惊走入山,饥无所食。吃柏叶,不复饥,冬不寒,夏不热。至汉成帝时,猎者于终南山见一人,无衣服,身生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围获之,去秦时二百余载矣。”因此,古人称柏树禀坚劲之质,乃多寿之木,麝食之体香,毛女食之而体轻。采新生柏叶、柏子,阴干研末蜜丸,常服可延寿。

性状性能

药物的基础属性

01

性状character

本品入药部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呈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7mm,直径1.5~3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外包膜质内种皮,顶端略尖,有深褐色的小点,基部钝圆。质软,富油性。秋、冬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本品气微香,味淡。以粒饱满、色黄白、油性大者为佳。生用或制霜用。

1.柏子仁同药材。

2.柏子仁霜为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微显油性,气微香。

02

性能nature

味甘,性平

归心、肾、大肠经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1.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本品味甘质润,药性平和,主入心经,具有养心安神之功,多用于心之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怔忡等症状,常与人参、五味子、酸枣仁等配伍。若治心肾不交之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健忘,多与麦冬、熟地黄等药配伍。

2.肠燥便秘本品质润,富含油脂,有润肠通便之功,治疗阴虚血亏,老年、产后等肠燥便秘,常与郁李仁、松子仁、杏仁等同用。

3.阴虚盗汗本品甘润,兼能补阴以止汗,还可用治阴虚盗汗,宜与酸枣仁、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药同用。

煎服,3~10g

本品质润,便溏及痰多者慎用

1、柏子仁:除去杂质和残留的种皮。

2、柏子仁霜:取净柏子仁,照制霜法制霜。

方剂配伍

中药的运用

01

古医书中的相关论述expound

1、《纲目》: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2、《本草正》:柏子仁,气味清香,性多润滑,虽滋阴养血之佳剂,若欲培补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长。

3、《药品化义》: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血之功也。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

02

配伍运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tqzz/866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