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内涵(二)
(五)痰湿质(E型)内涵
1.定义
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体质特征
①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②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③常见表现:主项: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副项:面色黄胖而黯,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④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⑤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
3.成因
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
4.体质分析
痰湿泛于肌肤,则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色黄胖而黯,眼胞微浮,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肺失宣降,则胸闷,痰多;“脾为生痰之源”,故痰湿质者多喜食肥甘;痰湿困脾,阻滞气机,困遏清阳,则容易困倦,身重不爽;痰浊上泛于口,则口黏腻或甜;脾湿内阻,运化失健则大便不实,小便微混;水湿不运,则小便不多。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湿内阻之象。
痰湿内盛,阳气内困,不易升发,故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痰湿内阻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痰湿内盛,同气相求,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
(六)湿热质(F型)内涵
1.定义
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体质特征
①形体特征:形体偏胖。②常见表现:主项,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副项,心烦懈怠,眼筋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量多,脉象多见滑数。③心理特征:性格多急躁易怒。④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⑤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证。
3.成因
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
4.体质分析
湿热泛于肌肤,则见形体偏胖,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苦口干;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身重困倦;热灼血络,则眼筋红赤;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湿热循肝经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湿热郁于肝胆则性格急躁易怒,易患黄疸、火热等病证;湿热郁于肌肤则易患疮疖;湿热内盛之体,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七)血瘀质(G型)内涵
1.定义
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体质特征
①形体特征:瘦人居多。②心理特征: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③常见表现:主项,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瘀点,或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副项,眼眶黯黑,鼻部黯滞,发易脱落,肌肤干或甲错,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④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⑤发病倾向:易患出血、癥瘕、中风、胸痹等病。
3.成因
先天禀赋,或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
4.体质分析
血行不畅,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形体消瘦,发易脱落,肌肤干或甲错;不通则痛,故易患疼痛,女性多见痛经;血行瘀滞,则血色变紫变黑,故见面色晦黯,皮肤偏黯,口唇黯淡或紫,眼眶黯黑,鼻部黯滞;脉络瘀阻,则见皮肤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妇女闭经,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血液瘀积不散而凝结成块,则见经色紫黑有块;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则见崩漏。
瘀血内阻,气血不畅故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不耐受风邪、寒邪;瘀血内阻,血不循经,外溢易患出血、中风;瘀血内阻则易患癥瘕、胸痹等病。
(八)气郁质(H型)内涵
1.定义
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
2.体质特征
①形体特征:形体偏瘦。②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③常见表现:主项,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副项,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多伴善太息,或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睡眠较差,食欲减退,惊悸怔忡,健忘,痰多,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④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⑤发病倾向: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证。
3.成因
先天遗传,或因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等。
4.体质分析
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故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气机郁滞,经气不利,故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多伴善太息,或乳房胀痛;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见嗳气呃逆;肝气郁结,气不行津,津聚为痰,或气郁化火,灼津为痰,肝气夹痰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喉,可见咽间有异物感,痰多;气机郁滞,脾胃纳运失司,故见食欲减退;肝藏魂,心藏神,气郁化火,热扰神魂,则睡眠较差,惊悸怔忡,健忘;气郁化火,耗伤气阴,则形体消瘦,大便偏干。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为气郁之象。
情志内郁不畅,故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证,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九)特禀质(I型)内涵
1.定义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禀赋遗传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特殊体质。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与疾病,过敏反应等。
2.体质特征
①形体特征:无特殊,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②心理特征:因禀质特异情况而不同。③常见表现:遗传性疾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胎传性疾病为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④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⑤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药物过敏,易患花粉症;遗传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及中医所称“五迟”、“五软”、“解颅”等;胎传疾病如胎寒、胎热、胎惊、胎肥、胎痫、胎弱等。
3.成因
先天禀赋不足、遗传等,或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
4.体质分析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遗传等因素,或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的不同影响,故特禀质的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病机各异。
节选自王琦《中医体质学》
调理体质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