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虚,最常听的是什么?
无非是气虚、血虚、阴虚及阳虚。但却往往耳熟而不能详,当我们自己身体真出现问题时,就不会辨别了。
其实,虚证在中医里是比较大的概念,除了以上说的四大虚,同时又对应脏腑,例如肺气虚、脾阳虚、肾阴虚等......不同证型有不同表现。
一、气虚
以容易疲乏、气短、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伴随肌肉松软不实,说话声音低弱,气短懒言,精神不振,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
辩证论治:
1、肺气虚
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少气懒言,咳嗽无力,易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
2、心气虚
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神疲体倦,面白,舌质淡,脉弱。
3、脾胃气虚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脉弱。
4、肾气虚
面白神疲,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二、血虚
血的生成主要来于三个方面:津液生化、营气生化和肾精生化,津液营气都源于水谷精微,肾精也需要水谷精微不断供养,所以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强弱能力直接影响到血的生成!因此中医说,气虚久了必血虚。
血虚表现为:
面色淡白或萎黄
唇舌爪甲色淡
头晕目眩,心悸多梦,失眠,怔忡(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
手足发麻,形体消瘦
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证候
三、阳虚
阳虚的表现为:
尿频
腹泻
生殖系统疾病、性功能减退
脱发
背腹、过肘过膝处特别怕冷
舌苔淡白,与阴虚的红舌头恰恰相反
四、阴虚
阴虚的表现为:
晨起便秘,小便少而黄
面色偏红、颧红
眼袋,反复长痘
舌头红、口干舌燥
口腔溃疡、扁桃体经常发炎
耐心差,易怒,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盗汗
皮肤干燥,不定期腰酸
中医认为,气与血、阴与阳虽然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又互为生长。气血的补养及阴阳的调和,首先要靠“水谷精微”,让脾胃生化气血有源。而什么营养称得上“水谷精微”?就是经过分解细化/人体消化,成为小分子的能被肠道直接吸收的优质营养,比如鸡元汤的肽类蛋白营养。
给自己最好的饮食营养,滋养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尤其女性要面对每月的大姨妈造访、孕育、生产等“掉血”阶段,更要懂得用“精微”营养为自己补养气血。
给自己足够的运动,让身体保持流畅的线条和旺盛的体能。
饮食均衡“不自倍”,选择精准营养补充;不多思、不焦虑、不庸人自扰。
健康的身体,会带来自信乐观的情绪,成为学业和事业进步的基础。对此持之以恒,就是对抗岁月、远离疾病和衰弱的办法!
(文中配图来自百度,侵权请告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