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酒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那么在生活中大家对于酒的起源去不是那么清楚,今天我就来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酒。
(一)酒的来源1.“酒”字的来源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伴随了中国人一生的成长。一年一生,中国人始终离不开酒。可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酒?
你说你懂酒,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白的红的黄的啤的,样样都能来点。可是,你真的懂“酒”字是怎么来的吗?
是时候该科普一下“酒”字的来龙去脉了,我有故事,你准备好花生米和酒了吗?
关于中国“酒”字的由来,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会酿酒,但总是不好喝。直到有一天,他梦到一位老神仙,老神仙告诉他:“九天以后的酉时,你到马路上取三个人的三滴血放进酒窖里,酿出来的酒就好喝了。”
九天以后,他如约按照老神仙的指示去了。在路边分别等到一位赶考的书生和一位刚打胜仗回来的将军路过,在说明原因后,书生和将军都很豪爽的给了他一滴血。
眼看就差最后一滴血了,却迟迟等不到最后一个人的出现,就在酉时将至时,他突然看到远处树下好像躺了个疯子,无奈便取了他的一滴血,此时正好是酉时。
回家后,他把三滴血放进酒窖,随后酿出来的酒果然很香,可是,这东西叫什么好呢?他想到取了三个人的血就用三点水吧,神仙不是让他酉时去的吗,就再加个酉吧,这样就组成了“酒”字,怎么读呢?对了,神仙让他九天以后去的,就念“九”音吧。
这就是传说中“酒”字的由来!至此以后,饮酒的人因此也分为三种境界即:书生、将军、疯子。
书生:举杯文雅,斯斯文文。
将军:酒过三旬,豪放兴起。
疯子:来者不拒,不知何处。
传说总归是传说,事实上,我国最早的“酒”字出现在商代后期甲骨文中。
后经过: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的演变,最终形成现代“酒”字。
现代汉文规范字体楷书“酒”字是在小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删繁就简,并结合隶书与草书的风格,字体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
酒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再到楷书的演变,可以看出酒文化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不管甲骨文、篆书还是楷书,“酒”字的原型都是由酒器的象形字“酉”字衍变而来。
看到这里,有没有对酒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在酒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吧!
2.最早酿酒起源
从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来看,新石器时代由于水稻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被种植,人类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大约可以追溯到年前。考古学研究已经证明,中国南方发酵大米和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水稻种植的早期,即年以前。
(二)酒的趣话1.喝酒为什么会脸红?
插播一段小故事:
相传古代时,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是食不果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富裕的人家,渐渐有了存粮,仓库里库存的粮食吃不完,便用来发酵酿酒。
富庶人家有酒喝了,喝了些酒,面色红扑扑的,出去转一圈,被待嫁的姑娘家们见了,便知这家条件不错,可以嫁给他,所以中国古代男人们喝酒脸红是为了娶老婆!
故事很有趣吧?
从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来看,新石器时代由于水稻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人类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就在这一个时期,人们的身体出现了这种基因突变,导致人体出现“酒后脸红”。
这种变异体在东亚人群中的分布和起源时间,与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水稻的种植及其扩散模式非常吻合。在东亚人群中,喝酒脸红的人携带了发生基因突变的乙醇脱氢酶,而这种突变基因竟是来自我们食用了上万年的水稻。
《进化生物学》期刊登载了这一研究成果,《科学》杂志也在栏目中对其进行介绍。而喝酒脸红这种现象阻止了饮用者过量喝酒,从而减轻乙醇对身体的危害。
2.酒对人体有哪些益处?
比如说白酒,白酒味辛,性热,一般在体内寒邪重的时候有治疗作用。中医认为白酒可以温血通脉、祛风散寒,但因白酒味辛,易于发散,所以喝后要注意保暖,而且一次喝的量不宜过多。
3.为什么经常看到人们要用酒来泡药?
采用酒做溶剂有利于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酒精有利于提供中药中有效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提高药效。
古人云:“酒乃百药之长”,“酒助药性”。可见古人对于酒在中医药中的地位。酒泡中药制作成药酒用于保健养生,甚至治疗疾病。
(三)药酒的来源、功用、调配1、来源
《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2、功用
药酒是市面上流行的保健品,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有活血、止痛、散寒、助阳的功效。药酒按照其作用大体可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二类。
治疗性药酒:治疗性药酒是以治疗或防治疾病为主要作用的药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
滋补性药酒:滋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保健作用。此类药酒多具有较好的色、香,而且风味独特,可作为一般饮料酒,可以佐餐或随量饮用。
3、调配
1.酒的选用: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3.药酒浸泡的时间: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我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四)药酒对人体的药用价值1.适宜人群
滋补类保健药酒一般用于气血亏、肝肾阴虚、脾气虚弱、神经衰弱的人群。如阳热体质的人慎服热性药酒,阴寒体质不适宜用凉性的药酒。
选用药酒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最好事先与医师沟通,了解自己的体质,便于对症饮用药酒。凡服用药酒或饮用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合理、适宜,不可多饮滥服,以免引起头晕、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
首先,对酒有禁忌者不能服用,如酒精过敏者;患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和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浸润性或空洞型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禁饮酒,即使药酒也是不适宜的,以免加重病情。
其次,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适合服用。
第三,如遇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人,要选用适当药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宜饮用滋补类药酒。
第四,外用药酒,不能内服。如我国民间有端午节用雄黄酒灭五毒和饮雄黄酒的习俗。其实,雄黄酒只宜外用杀虫,不宜内服。
因此,有节制地饮酒、注意饮用酒和药酒的各种禁忌则尤为重要。
2.治疗疾病
①.鹿茸酒和蜡蚁酒等适宜腰膝酸冷、小腹不温、阳萎精冷、四肢怕冷、大便溏泻等病症患者。
②.当归酒、熟地酒、龙眼酒、丹参酒、鸡血藤酒、地黄酒和核桃酒适宜失眠、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舌淡脉细等病症患者。
③.地黄酒、葡萄酒、枸杞酒和双耳酒等可有效治疗身体羸弱、视力模糊、虚烦不眠、潮热盗汗、便秘尿赤、日渴、舌红无苔等病症患者。
④.人参酒、参钙酒等可有效治疗体倦神疲、少气懒言、面黄肌瘦、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表虚自汗等病症患者。
⑤.加味八珍酒和十全十补酒等可有效治疗气血两虚,如劳累倦怠、少气乏力、精神萎靡、屯、惇怔忡、头晕目眩、健忘失眠等病症患者。
3.如何正确饮用药酒?
药酒的最佳服用量在一汤匙左右,即15~20毫升,不要过量饮用,一般不得超过毫升。
同时,也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通常一个疗程为3个月,喝了一个疗程之后可暂停一个时期,之后,再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饮用。
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
(五)药酒推荐1.中医一般把药酒分为4类
滋补类药酒: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著名的药方有五味子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枸杞酒等。
活血化淤类药酒:用于风寒、中风后遗症者,药方有国公酒、冯了性酒等;用于骨肌损伤者,方剂有跌打损伤酒等;有月经病的患者,可以用调经酒、当归酒等。
抗风湿类药酒:用于风湿病患者,著名的药方有风湿药酒、追风药酒、风湿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其中症状较轻者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养血愈风酒等;如果已经风湿多年,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蟒蛇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壮阳类药酒:用于肾阳虚、勃起功能障碍者,主要由枸杞、三鞭等制成。著名的方剂有多鞭壮阳酒、淫羊藿酒、青松龄酒、羊羔补酒、龟龄集酒、参茸酒、海狗肾酒等。
2.推荐
①.风湿经典药酒方
配方:
鲜胡蜂50g,御酒堂白酒ml。
泡制工艺:
1、准备鲜胡蜂50g。
2、将鲜胡蜂和白酒一起放入酒器(以磁州窑邢窑产磁坛为佳)。
3、密封浸泡。
4、放置阴凉处存放。
5、15天后,过滤酒液,即成。
用法:
口服,一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5~25ml。此方特别适用于急性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
②.温润补肾壮阳药酒仙灵脾酒
配方:
仙灵脾克,枸杞子克,党参50克,白酒1毫升。
制作方法:
将各药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每5天摇动一次,15日以上即可服用。
功效与主治:
强精壮阳,祛风除湿。用于腰膝酸冷,阳痿、四肢无力等。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15~20毫升,空腹饮用。
说明:
仙灵脾是补肾壮阳药,有兴奋性神经,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对神经衰弱也有治疗作用。
此外,还有降压效果。用枸杞、党参配伍,则培元固本,补阴益阳,特别适用于阳虚精冷,精血不足之人饮用。
有文献记载,以仙灵脾一味单独浸酒,也有壮阳回春,祛风湿作用。方法是说明10%或20%的比例浸制即可。
本方对性欲亢进,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者也不宜饮用。
(六)结语药酒不但能治疗内科、妇科疾病,而且治疗外科疾病也独具风格。
药酒在古代民间季节性疾病的预防中应用也很广泛。据典籍记载,元旦除夕饮屠苏酒、椒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艾叶酒;重阳节饮茱萸酒、腊酒、椒酒等。利用药酒延年益寿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这在医疗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药酒还可以预防疾病,如屠苏酒,是用酒浸泡大黄、白术、桂枝、桔梗、防风、山椒、乌头、附子等药制成。相传是三国时华伦所创制。每当除夕之夜,男女老少均饮屠苏酒,目的是预防瘟疫流行,此酒被唐代扬州名僧鉴真大师东渡传之日本,为日本人民所推崇。
小剧透
最后来个小剧透,下期咱们将介绍,感兴趣的你一定要来看哦~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