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浮肿、乏力、腰酸、头晕、耳鸣、消瘦、尿少而黄,舌质紫黯或大量瘀点,脉弱而弦,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阳性,或可有轻度的高血脂症或低蛋白血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糖尿病肾病三联症: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2:阴阳两虚,水瘀互结。
以头晕、耳鸣、目眩、气短、乏力、消瘦、面色暗黑,恶寒肢冷,舌质紫黯或大片瘀斑,舌苔黄而干黑或焦黑无津或黑滑,脉细沉弱为主要临床表现,偏于阳虚者,水肿较盛,烂肿如泥,压之凹而不起。偏于阴虚者,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血压明显增高,贫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明显增高。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消渴病迁延日久,以致肝肾阴亏、阴虚燥热、精血亏耗而瘀阻目络,导致患者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甚至突然失明。在治疗上应结合糖尿病的治疗,采用整体与眼睛局部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因人而异对症用药。
阴虚燥热型
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舌红苔黄。
眼底检查: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治宜滋阴清热。
方用:养阴益气汤(生地、元参、麦冬、天冬、玉竹、知母、生石膏、黄芪、甘草)。
瘀血阻络型
本病日久,热灼营血,血瘀目络,眼底见视网膜出血、久不吸收,甚则玻璃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治宜凉血活血。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犀角或用水牛角代替、生地、白芍、丹皮、丹参、麦冬、元参、三七粉、茜草根)。
肾阴亏虚型
症见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暗、苔白或少苔,眼底见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机化,治宜滋阴补肾。
方用:增液汤合六味地黄汤(生地、元参、麦冬、山药、泽泻、茯苓、山萸肉、丹皮)或六味地黄汤加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高血糖和细菌感染等共同作用引起的,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血脉闭阻,肢端失养。早期应用益气温阳活血方法有一定防治作用。常用方剂有阳和汤、独活寄生汤、当归四逆汤、真武汤、金匮肾气丸、托里透脓汤、四妙勇安汤等。
糖尿病性大疱
糖尿病性大疱——是以灼伤样水疱或大疱为特征。中医认为多属脾气虚弱,水湿不化,蕴阻肌肤,并常伴气虚血淤,可应用参苓白术丸加丹参、桂枝、鸡血藤治疗。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约1/3病例可发生穿凿性溃疡。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络脉淤阻,可用益气、养血、活血方法治疗,如八珍汤加减。
颜面潮红,表现为面颊、腮及下颌皮肤持续性发红,呈玫瑰红色,但局部不发热。中医认为是津精亏损,虚火内生而致,常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
糖尿病性硬肿病
糖尿病性硬肿病——患者常自诉面胀、颈厚、凝肩、头部转动受限。中医认为多因腠理不密、卫外失固、风寒湿邪乘隙侵入,与气血相搏,以致营卫失和,经络痹阻而发病。病程久者,可出现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可应用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加减。
环状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以排列成环状的丘疹性损害为特征。中医辨证多属湿淤互结,可采用化湿活血软坚法治疗,可应用五苓散加大黄蛰虫丸治疗。
如何预防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一级预防
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
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
三级预防
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
糖尿病饮食
水果类
苹果:性凉,味甘,有的品种略酸,具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由于苹果中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能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梨:性寒,味甘,微酸,属凉性水果。具有生津、润肺、清热、凉心、消痰、降火、止热咳、解毒等作用。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痰多、小儿风热、喉痛失音、眼赤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少等症。
桃:桃子性温,味甘、酸。桃子因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甘甜多汁,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益气血、润肤色、养阴敛汗等功效。主治津伤肠燥便秘、经闭、虚劳咳喘、瘀血肿块、阴虚盗汗、冠心病等症。桃子还具有“益颜色、解劳乏”之功效,前人也有“常吃桃子能驻颜”之说。适用于老年体虚及美容。用桃树枝丫间的桃胶煎茶饮服,可治糖尿病和高血压。
橙子:果肉性凉,味酸。具有生津清热、消痰降气、和中开胃、醒酒止渴等功效。主治热病伤津、身热汗出、口干舌燥、咳嗽痰喘、纳呆脘闷、酒醉口渴等症。
五谷杂粮类
小麦:功效: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荞麦: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色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解毒利水等功效。主治小便不畅、下腹胀满、产后乳汁不下、糖尿病、脚气、痈肿等症。
豇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肾功效。主治食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嗳气、糖尿病、带下等症。外用可消肿解毒。
扁豆:性平,味甘。具有祛暑、化湿、健脾和中等功效。主治暑湿杂症、脾虚泄泻、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
豆腐:性凉、味甘。具有宽中和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目赤、消渴、便秘、咽痛、肺热痰多、胃火口臭等症,并解硫、碘、酒精中毒。
治疗糖尿病专家
陈学忠
世界健康产业协会主席兼首席专家;联合国健康联盟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国医名师大讲堂》首席专家主持人;中科北京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中央保健局原局长王敏清先生中医保健医师,是当今唯一的一位御医的保健医师;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文中国》栏目首席医学专家;中华健康产业协会荣誉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杏林高人首都之家理事会名誉会长兼总指导,中华名医之一;在《第五届世界养生大会》上被评为“世界健康养生十大功勋专家奖,是一位世界级的医坛巨子。成功治愈众多糖尿病患者。
健康咨询
陈老师张老师办公室-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