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血虚与贫血,你还傻傻分不清楚吗

北京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872657.html

中医学的“血虚”,与西医的“贫血”其实是两码事,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血虚与贫血,不仅在词义上有些相似,而且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亦有共同之处,因此常有人常把血虚与贫血当作相同的病证来处理,往往造成不良的医疗后果。

如有人认为四物汤是补血的,一遇到贫血的病人就首先考虑用四物汤来治疗;也有的把血虚的证候写成面色、皮肤、唇甲苍白,眩晕,乏力,心悸,舌质淡,脉象细数等慢性贫血的症状。这样一来,治疗贫血使用养血补血的四物汤是理所当然的。

中医所说的血虚,是指体内阴血亏虚,不能濡养脏腑、肌肉、经脉的一种病理现象。血液亏虚,脉络空虚,形体组织缺乏濡养荣润,则见颜面、眼脸、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脉细无力;血虚而脏器、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则见头晕,眼花,两目干涩,心悸,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血虚失养而心神不宁,故症见多梦,健忘,神疲等。具体从脏腑角度来说,有心血虚、肝血虚和心脾血虚的不同。

中医对上述病证的治疗,主要采用补血养心、养血柔肝、健脾生血等方法。这里所说的血虚,除了心脾两虚有部分贫血者外,单纯的心血虚或肝血虚很少有贫血的存在。

现代医学所说的贫血,主要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贫血病人在中医辨证中,除有血虚症状外,主要有乏力倦怠,呼吸短促,面色?白,畏寒肢冷,浮肿,舌淡,脉虚等气阳不足的现象。也可以说血虚是因阴血的亏耗,贫血是因气阳的不足。

再从四物汤养血补血的功用来看,它的主要适应证是用于肝肾阴血不足所致的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胎动不安、血下不止等,实际是用治血虚,不适于治疗贫血。四物汤的性能虽然静中有动,而终属阴胜腻滞之品,用治贫血的病人,不但无益,反而会出现食少、便溏、神疲乏力等阳虚阴盛的现象,以致造成阳无以生,阴无以长,愈补血血愈贫的不良后果。

如治疗心血不足、健忘不寐的养血清心汤;治疗心血不足、心悸怔忡的四物安神汤;治疗血虚、五心烦热、昼则明了,夜则发热的四物二连汤;血虚肝郁,月经不调的加味四物汤;血下不止,胎动不安的芎归胶艾汤等。

如果认为血虚同于贫血,将此类方剂也用于治疗贫血,只能有害无利,不会收到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贫血的原因是“无阳则阴无以生”。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所以,治疗慢性贫血需用“扶阳益阴、补气生血”的方法,即使急性失血,也必须遵循“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原则,采用“益气固脱、补气生血”的方法。

如贫血表现为气血两虚者,宜用圣愈汤或八珍汤;阴阳两虚明显者,宜用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伴有心悸、失眠、食少、便稀者宜用归脾汤;严重的贫血,往往导致肾阳的不足,必须采用补阳益阴、填精益髓、化生精血的方法,才能取得一定效果,常用方剂如薯蓣丸、右归丸之类。

总之,血虚是单纯阴血不足;贫血是气血阴阳两虚。贫血可涵有血虚,而血虚不一定贫血,二者不得混淆。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tqzz/12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