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9618.html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喘促”、“水肿病""心水”等范畴。认为本病内因缘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外因缘于感受六淫,饮食劳倦,痰浊阻肺,心气虚衰及心肾阳虚,气阴两亏等均可导致本病。病位主要在心,并与肺、肾关系密切,病情严重时则见五脏俱损之危候。病性属本虚标实,在本为心肾阳虚,血脉无力,在标为痰饮、瘀血阻滞于内。临证之时重在分清轻重缓急。伴见喘息不得卧,汗出淋漓,四肢厥逆,甚则昏迷者,属急、重症,须当机立断,急以救逆,不得贻误病情。
方一温肾益气汤
:充血性心力衰竭,证见心悸,气喘,下肢水肿,头晕乏力,喜暖畏寒,面色无华,苔薄白或白滑,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附子15~30克,肉桂3~10克,白术10~15克,茯苓15~30克,麻黄6~15克,黄芪15~30克,生姜15~30克。
:先煎附子30~40分钟,放入麻黄继续煎30分钟,然后将预先浸泡30分钟的白术、茯苓、黄芪、生姜纳入,再共煎30分钟,倒出头煎后,继续煎60分钟。每日1剂,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共成亳升,冲肉桂(用刚煎出的药液在盖碗内冲泡肉桂),日分3次温服。
:(1)张XX,男,56岁。年6月12日初诊。罹风湿性心脏病20余年,心悸,胸闷,气短,关节疼痛,下肢水肿,反复发作,近年来加重。西医诊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Ⅲ度。证见形体虚胖,气短乏力,腹部胀满,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唇舌紫暗,脉数无力,中有歇止。以本方加味,连服8剂,小便量增多,腹部及下肢水肿明显消退,心悸气喘减轻,心衰基本控制,继服7剂,遂安。
(2)陈XX,男,67岁。年6月17日初诊。喘咳、心悸已30余年。2天前感管发热致喘咳不能平卧,心悸胸闷,下肢水肿。西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心病,心衰Ⅲ度。诊见面色晦暗,呼吸急促,下肢水肿,四肢厥冷,舌质暗红,脉浮细数而无力,时有歇止。即以本方加味,服药13剂,咳喘、心悸、水肿大减,余症皆平,心衰基本控制。
: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是指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喘咳、足肿、心悸、脉细数无力或结代为主证。证属心脾肾之阳气虚衰,痰饮水气上凌心肺,肺失肃降,极易发生厥脱。本方取苓桂术甘汤和消水圣愈汤并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化裁而成,用附子、肉桂助心脾肾之阳气;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化水湿;麻黄、生姜散饮平喘。全方功能健脾温阳,化饮平喘,标本兼治。
:小便量极少,高度水肿者加葶苈子、木通、车前子、泽泻;口唇紫绀,两颧暗红有瘀血表现者加丹参、当归、红花、桃仁、黑丑;兼夹外邪,痰浊化热者加芦根、杏仁、黄芩、鱼腥草等。经多年临床实践表明,本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收效甚佳。但须限制病人食盐量,特别是水肿严重者,更应注意。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刘济群老中医经验用法
方二强心益气汤
:充血性心力衰竭Ⅱ、Ⅲ度。证见心悸,胸闷,气喘,下肢水肿,脉细数无力。
:万年青根15~60克,人参10~20克(或用党参、太子参),制附子3~20克,麦门冬15~20克,五味子5~-10克。
: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分服。
:张Xx,男,60岁。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已10余年。近10余天来,每夜或凌晨突发胸闷气憋,咳喘不能平卧,心悸烦躁。西医诊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并发心衰”。诊见形体肥胖,面?,唇绀,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滑数无力,中有歇止。即予本方,连服3剂后,诸症均减,脉搏92次/分,律齐。守方出入,续服1周,症状基本控制,随访半年,心衰未再发作。
:本方系作者自拟单味万年青针剂发展而成的小复方,内含生脉散和参附汤。以生脉散益气养阴生脉;参附汤回阳救逆,挽回欲亡之心阴心阳;万年青根有解毒消肿、强心利尿的功能。诸药联合应用,有强力的利尿消肿和强心作用。据观察,水肿患者服本方8天后,尿量每天可保持在毫升以上。由于水肿消退,心肺功能亦随之改善,喘悸很快减轻。因万年青根有毒,故应用时剂量应逐渐增大,并应掌握如下指征:(1)脉率以数为主;2)具有喘、肿、悸三主症(3)有阴阳两虚之表现。临证还应据情加减:喘促甚、有风寒表证者合三拗汤,有风热表证者合麻杏石甘汤;水肿甚,属肺实者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属脾虚者合五皮饮;属肾虚者合真武汤;心悸、怔忡者合桂枝甘草汤或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等;瘀血重者合血府逐瘀汤等。服用本方应密切观察,如心率低于60次/分,应即停药,并应卧床休息,予低盐饮食。医院奚凤霖经验用法
方三加味真武汤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证见咳喘,水肿,心悸,脉细数无力或结代;慢性肾炎,证见浮肿,畏寒肢冷,脉沉无力;肾虚喘咳,证见痰白清稀,动则喘剧,形寒肢冷。
:制附子10克,生白术10克,炒白芍12克,茯苓12克,生姜10克,熟地12克(砂仁2克拌炒),当归10克,天仙藤12克,党参10克。
: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上、下午分服。
:笪xx,男,36岁。年2月2日初诊。“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衰”病史多年。3个月来畏寒肢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小便量少,面部及下肢浮肿,舌淡紫,口唇紫绀,脉细弦结代。即服上方,连服30余剂,证情渐趋稳定,心衰基本控制。
:本方由《伤寒论》真武汤加味而成。真武汤扶心肾之阳气以化寒水,是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加入熟地、当归以养血活血,养阴以恋阳;加入党参以益气,助阳气之振奋多天仙藤活血通经,化湿消肿,去脉络中停滞之水。全方阴阳气血兼顾,心肾脾肝并治,协力振奋阳气,逐除寒水。“心衰”以喘、肿、悸为主症,其基本病机多为心肾阳衰,寒水上凌心肺,且多兼有瘀血表现,故本方有较好之效果。慢性肾炎属脾肾阳虚者,腰以下肿甚,畏寒肢冷,小便短少,本方扶阳利水,且党参、白术、附子均能大补脾阳,故亦有良效。肾虛咳喘,多为肺肾两虚,肾阳不足,痰饮郁肺,本方能助肾阳以纳气,逐痰饮以肃肺,故亦可应用。使用本方应具备:①心、肾、脾阳气虚衰表现;②水饮上凌症状;③可兼有血虚、血瘀见证。临床应用时,尿少或肿甚者可合五苓散肾虚痰喘者加沉香、磁石;唇舌紫绀者合当归四逆汤。本方阴虚内热和阳盛实热证忌服。应低盐饮食。镇江医学院曹永康经验用法,以上三方摘自《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杜怀棠主编》第:89页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肥胖症效验良方神经衰弱症效验良方心绞痛效验良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效验良方心脏传导失常效验良方原发性高血压效验良方及民间偏方心律失常经验良方冠心病的经典效验单方心肌梗死效验良方焦虑症效验良方心力衰竭效验良方烧伤、烫伤效验良方跌打损伤效验良方大病必大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验良方效验精方,简便效廉,对症择方,屡试屡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tqzz/1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