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之症
胎前怔忡
怔忡不宁
痰火怔忡
怔忡病
怔忡治疗

心绞痛病症详解与中药方大全下集

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病症详解见上集。

目录

上集

一、气虚血瘀引起

二、气滞血瘀引起

中集

三、活血化瘀用方

四、清热平肝、滋补肝肾用方

五、健脾用方

下集

六、心绞痛用方

七、冠心病用方

八、外用药方

六、心绞痛用方

1.葛粉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别名:葛根粉粥(《长寿药粥谱》)。

功用:《长寿药粥谱》:清热生津止渴,降血压。

主治:

1.《太平圣惠方》:胸中烦热,或渴,心躁。

2.《长寿药粥谱》: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脾虚泻利、夏季或发热期间口干烦渴者。

组成:葛粉四两,粟米半斤。

用法:上以水浸粟米经宿,来日漉出,与葛粉同拌令匀,煮粥食之。

2.复心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具有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维持氧代谢平衡,促进微动脉血流及恢复血管径的作用。

主治:胸闷心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组成:山楂叶。

用法:制成糖衣片,每片含山楂叶干浸膏0.25g,密封。口服,每次2~4片,1日3次。

3.心安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供血量,降低血脂。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高血压等。

组成:山楂叶。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含总黄酮80mg,密封。口服,每次3粒,1日2~3次。

4.玉楂冲剂

来源:《中药知识手册》。

功用:降低甘油三脂。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高甘油三脂血症。

组成:玉竹,山楂。

用法:制成冲剂。每服一袋,一日二至三次。

5.冠脉乐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节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对心律不齐和改善心电图有显著效果。

组成:层卧孔菌粉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每次4~5片,1日3次,或遵医嘱。

6.金泽冠心片

来源:《部颁标准》。

制成胶囊,名“金泽冠心胶囊”。

功用:降血脂,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

组成:泽泻g,雪胆g。

用法:制成片剂,每片重0.32g,密封。口服,每次3~4片,1日3次。

7.冠通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主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及高血压等。

组成:葛根干浸膏g,海金沙藤干浸膏g,陈皮干浸膏g,野菊花干浸膏g,抗坏血酸g,异去氧胆酸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每次5片,1日3次。

8.解心痛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宽胸理气,通脉止痛。

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

组成:瓜蒌g,香附g,淫羊藿g。

用法:制成糖衣片,每片(基片)重约0.28g(相当原药材1g),密封。口服,每次6~8片,1日3次。

9.冠心灵

来源:《古今名方》引北京冠心病防治组方。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红花,川芎,栝楼,细辛,荜茇。

10.蟾麝救心丸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氧,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

主治: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短和眩晕等症。

组成:牛黄g,麝香10g,珍珠g,蟾酥g,红参60g,三七g,冰片g,猪胆膏g,广角10g,赭石50g,水牛角浓缩粉g,丹参提取物g。

用法:制成小水丸,每10丸重0.22g,密封。口服,每次2~3粒,1日3次。

宜忌:小儿及孕妇忌服。

11.麝香保心丸

来源:《中国药典》。

功用: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主治: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

组成:麝香,人参,苏合香,蟾酥等。

用法:上药制成微丸,每丸重22.5mg。口服,每次1~2丸,1日3次,或症状发作时服用。

宜忌:孕妇禁用。

12.宽胸丸

来源:《新医药学杂志》(,3:45)。

别名:宽胸片(《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功用:温中散寒,芳香开窍,理气止痛。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荜拔g,高良姜,延胡索,檀香各g,细辛g,冰片30g。

用法:上药提取挥发油,制成浸膏,晒干,研细,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每服0.3g,一日三次。

13.冠心苏合丸

来源:《中药制剂手册》引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方。

主治: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胸闷等症。

组成:檀香二十一两,青木香二十一两,乳香(炙)十两零五钱,朱砂十两零五钱,冰片十两零五钱,苏合香十两零五钱。

用法:上除苏合香外,共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五分,蜡皮封固。每次1丸,一日三次,口含服或咀嚼后咽服;也可于临睡前或发病时服用。

宜忌:《中国药典》:孕妇禁用。

实验:

1.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6:11):研究表明:冠心苏合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以生理盐水和甲氰咪胍作对比,治疗实验性大鼠胃溃疡,取得满意的效果。

2.抗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及溶栓作用《中草药》(,4:):实验表明:冠心苏合胶囊2.0g/kg、1.0g/kg组对体内血栓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血栓湿质量与干质量(P0.05);1.0g/kg组的血栓长度亦明显缩短(P0.05);冠心苏合胶囊15mg/ml、7.5mg/ml、0.75mg/ml各剂量组对体外新鲜形成血块有明显溶解作用(P0.05)。

验案:心绞痛《新医药学杂志》(,2:28):应用本方治疗心绞痛例,其中轻度75例,中度33例,重度10例。经治疗后,显效40例,好转7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2%。其中对重度心绞痛亦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本组心电图资料完整者86例,疗前心电图不正常者74例,疗后显效2例,好转8例,显效率为13.5%。

14.八味沉香散

来源:《中国药典》。

功用: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

主治:热病攻心,神昏谵语;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沉香g,肉豆蔻g,广枣g,石灰华g,乳香g,木香g,诃子(煨)g,木棉花g。

用法:上为细末,过筛,混匀即得。口服,每次0.9~1.5g,1日2~3次。

15.心复康胶囊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学报》(,3:)。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红参,仙灵脾,白芍,生山楂。

用法:制成胶囊,每次3粒,每目3次。

验案:冠心病心绞痛《南京中医学院学报》(,3:):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口服心复康胶囊,每次多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潘生丁和阿司匹林组成的胶囊,每服7粒,1日3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7例。结果:显效(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90%以上,异常心电图消失,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41例,占71.93%;改善(心绞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异常心电图明显改善)11例,占19.3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小于50%、治疗前后心电图无改变)5例,占8.77%,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29例,显效4例,占13.79%;改善5例,占17.24%;无效20例,占68.97%、总有效率为31.03%。

16.心痛汤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2:)。

主治:心绞痛。

组成:川芎,丹参,五味子,薤白,麦冬,元参,制附片,莱菔子各10g,黄芪40g,枳壳15g,山楂20g,淫羊藿,炙甘草各6g。

用法:水煎服,10天为1疗程。外敷于心痛发作时,迅速令病人仰卧,将冰片3g均匀撒于左前胸壁上,而后用热毛巾覆盖15~20分钟。若心痛发作2次以上时,冰片改用1g。

加减:心血瘀阻型,丹参用20g,加田七5g;胸阳痹阻型,淫羊藿用10g,加桂枝10g;气阴两虚型,麦冬用15g,加太子参20g。

验案:心绞痛《浙江中医杂志》(,12:):治疗心绞痛84例,男61例,女23例;年龄40~82岁,其中以50~65岁为多。结果:显效(心绞痛停止发作30天以上,全身情况好,心电图提示ST段正常)56例,好转(心绞痛发作减少,但仍胸闷,心电图提示ST段下降在0.05mV以内)25例,无效(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无改变者)3例,总有效率为96.4%。

17.山苍子汤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6:9)。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山苍子,茯苓,附子各10g,党参,制首乌,淫羊藿,熟地,枸杞,麦冬,山楂各15g,桂枝5g,泽泻20g,丹参,黄芪各30g。

用法:1日1剂,水煎,于心痛发作前4小时服1次,1月后,隔日或间断服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

气虚者加人参10g;

气滞者加瓜蒌皮15g,薤白10g,郁金12g;

血瘀者加红花、川芎各10g;

痰浊者加半夏、枳实各10g,葶苈子15g;

夜烦心痛者加白芍、枣仁各15g;

血压高者加生杜仲、地龙各20g,钩藤15g。

验案:冠心病心绞痛《湖北中医杂志》(,6:9):所治冠心病心绞痛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39~68岁;病程3个月~20年。疗效标准:主证及心痛消失半年以上,心电图正常,ST-T无明显缺血改变为显效共45例;主症基本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或偶发,心电图明显改善为有效共22例,无效5例。

18.通冠生脉饮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4:20)。

主治:冠心病。

组成:生黄芪30g,麦冬10g,五味子6g,丹参15g,川芎,莪术各10g,红花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20天为1疗程。

加减:

心痛胸闷加降香10g,参三七粉3g;

心慌、失眠加酸枣仁15g;

高血压、头晕加天麻、钩藤各10g;

高血脂加生山楂、首乌各15g;

早搏加苦参、黄连各5g。

验案:冠心病《辽宁中医杂志》(,4:20):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例,男例,女36例;年龄47~76岁;病程4个月~20年;其中劳力型心绞痛例,自发型心绞痛9例。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兼血瘀98例,兼痰湿9例;心气虚为主81例,心阴虚为主26例,心阳虚兼血瘀13例,单纯心气虚12例,气滞血瘀16例。伴高血压者41例,高脂血症74例,心律失常35例,糖尿病11例。结果:心绞痛显效55例,有效7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47.2%。心电图的改变显效24例,有效64例,无效60例,总有效率为59.5%。治后诸症明显改善。

19.益气通脉汤

来源:《吉林中医》(,1:15)。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黄芪30g,当归15g,丹参3g,川芎15g,赤芍15g,葛根15g,郁金15g,制香附15g。

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0ml,分3次服。连服4~8周。

验案:冠心病心绞痛《吉林中医》(,1:15):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45~79岁。结果:症状及体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者为临床治愈,共11例,占25.0%;症状与体征基本缓解,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者为显效,共15例,占34.1%;症状与体征减轻,心电图好转者为好转,共10例,占22.7%;症状与体征无改变,心电图无变化者为无效,共8例,占18.2%;总有效率为81.8%。

20.参芪丹芍汤

来源:《河北中医学院学报》(,4:25)。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党参15g,黄芪12g,丹参15g,赤芍12g。

用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2次,每次30分钟,共取汁ml,分早晚2次温服。

加减:

若气虚甚者易党参为人参,加太子参;

血瘀甚者加郁金、红花、灵脂;

痰湿壅盛者加瓜蒌、半夏、薤白;

阴寒痹阻者加桂枝、炙附片、檀香;

阴血不足者加黄精、五味子、当归;

肾气亏虚者加山萸肉、仙茅。

验案:冠心病心绞痛《河北中医学院学报》(,4:25):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0~50岁10例,51~60岁30例,61~70岁45例,71岁以上15例、平均年龄61.5岁:病程1年以内25例,1~3年30例,3~5年20例,5~10年15例,10~20年8例,20年以上2例。按照年9月上海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制制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心绞痛显效60例(60%),有效34例(34%),无效6例(6%),总有效率为94%;心电图显效28例(28%),有效36例(36%),无效36例(36%),总有效率为64%o。

21.两和散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3:7)。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人参90g,丹参30g,鸡血藤15g,血竭15g,琥珀15g,石菖蒲60g,炒没药15g,香附60g,远志肉15g,茯神30g。

用法:上药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服3g,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治疗组用两和散,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片与潘生丁片共研细,装入胶囊,每日3次,疗程亦为30天。

验案:冠心病心绞痛《内蒙古中医药》(,3:7):采用双盲法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两和散治疗组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45~82岁,其中劳累性心绞痛80例,自发性心绞痛8例。复方丹参片加潘生丁对照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81岁,其中劳累性心绞痛54例,自发性心绞痛6例。结果:心绞痛症状变化,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32%;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67%。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显效8例,改善48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63.64%;对照组显效4例,改善16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33.33%。

七、冠心病用方

1.玉米粉粥

来源:《长寿药粥谱》引《食物疗法》。

功用:益肺宁心,调中开胃。

主治: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癌症的防治。

组成:玉米粉,粳米。

用法:先以玉米粉适量,冷水溶和,待粳米粥煮沸后,调入玉米粉同煮为粥。早、晚温热服食。

宜忌:霉坏变质的玉米或玉米粉不宜煮粥食用。

2.振源片

来源:《部颁标准》。

本方制成胶囊,名“振源胶囊”。

功用: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抗疲劳,抗应激,抗缺氧。

主治: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久病体弱,神经衰弱,隐性糖尿病,亦可用于慢性肝炎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组成:人参果总皂甙。

用法:制成糖衣片,每片含人参果总皂甙25mg,密封。口服,每次4片,1日3次。

宜忌:忌与五灵脂、藜芦同服。

3.银密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改善心肌缺血,止咳化痰,镇静安眠,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症。

组成:银耳耳基粉g,天麻密环菌粉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每次4~5片,1日3次,或遵医嘱。

4.毛冬青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心血管疾病用药,有扩张血管及抗菌消炎作用。

主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并用于中心性视网膜炎,小儿肺炎。

组成:毛冬青。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含毛冬青提取物以无水芦丁计算,应为0.1g,密封。口服,每次3粒,1日3次。

5.益康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健脑健身,延缓衰老,扶正固本。

主治: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视力减退。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组成:人参66.7g,三七33.3g,黄芪.7g,黄精.7g,天花粉.7g,何首乌.7g,灵芝.7g,丹参.3g,泽泻.3g,珍珠层粉5.0g,维生素E33.3g,维生素A万单位,甲基橙皮甙13.4g。

用法:制成胶囊剂,每粒装0.4g(含维生素E33.4g),密封。口服,每次2粒,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6.冠心冲剂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6:)。

主治:冠心病。

组成:白糖参,元参,丹参,三七参,草决明,茵陈,泽泻,生山楂,川芎,红花,瓜蒌。

用法:上药制成冲剂,每日2次,每次15g。

验案:冠心病《北京中医学院学报》(,6:):治疗冠心病例,男79岁,女24例;年龄最小不满40岁,最大超过60岁;病程最短不满1年,最长超过10年。结果:服冠心冲剂后心绞痛症状消失、缓解改善者达97.82%,用药后停用或减量使用硝酸甘油片者达93.33%,而且使64.83%的病人心电图恢复正常或改善,血脂测定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随访76例,疗效均佳。

7.柴胡桂枝干姜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经方研究》:和解少阳,兼化痰饮。

主治: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用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每日三次。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宜忌:《外台秘要》引《伤寒论》:忌生葱、海藻、菘菜。

验案:冠心病心动过缓《北京中医》(,3:19):赵某,女,60岁。3年前确诊为冠心病,现心中空虚怔忡,稍动作即心中奥奥大动,不能下地行走,已1月有余,曾服消心痛、活心丹等中西药不效。心电图:心率50次/分,ST段Ⅲ、V5下移0.05。伴头昏身热,微恶寒,时自汗出,口干苦不欲饮,纳食尚好,神情郁闷,大便时溏时结。体丰,舌略红略胖,苔薄白微黄,脉迟缓。投柴胡桂姜汤加五味子6g,3剂,水煎服。药尽诸症均减,已下地活动,脉和缓(60~70次/分)。上方去五味子,加川贝10g,炒麦芽15g,继服3剂,追访至今未再发。

8.四参活血汤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6:8)。

主治:冠心病。

组成:党参15g,苦参15g,玄参15g,黄芪30g,丹参30g,山楂30g,桃仁10g,降香10g,制附子6g,炙甘草6b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胸阳不振者,加全瓜蒌、薤白或间服冠心苏合香丸;心阳虚损者,加桂枝、肉桂;气滞血瘀者,加三七粉、郁金、枳壳;气阴两虚者,加寸冬、五味、沙参;眩晕、心悸、怔忡者,加龙骨、牡蛎、珍珠母、琥珀末。

验案:冠心病《湖北中医杂志》(,6:8):治疗冠心病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38~76岁;病程1~15年。参照《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座谈会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35例,可疑冠心病1例。结果:临床症状消失,多次复查心电图正常,追踪观察1年以上无异常者,为临床治愈,共12例;症状和心电图检查均有明显进步,为显效,共16例;症状和心电图检查有改善,为有效,共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

9.冠心汤

来源:《吉林中医》(,6:32)。

主治:冠心病。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降香,桃仁,没药,郁金,瓜蒌,麦冬,茯苓。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

加减:

肝郁气滞型,加柴胡、厚朴;

心肾不足型,加生地、沙参;

痰浊内阻型,加藿香、枳壳。

10.冠脉舒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2:)。

主治:冠心病。

组成:丹参30g,葛根15g,川芎10g,瓜蒌10g,茯苓10g。

用法:治疗组服冠脉舒10天,每天1剂,早晚各1次水煎服;对照组除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外未服其他药物,观察10天,所有病人均于治疗前1周停服其他一切药物。

11.保心煎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6:30)。

主治:冠心病。

组成:黄芪,丹参,郁金,玉竹,麦饭石。

用法:上药制成口服液,日服2次,每次35ml。

验案:冠心病《上海中医药杂志》(,6:30):治疗冠心病例,男性77例,女性81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86岁,平均为56.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5年,平均10.9年。结果:显效30例(18.99%),有效例(73.42%),无效12例(7.59%)。

12.养心定志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主治:冠心病。

组成:太子参15g,茯神(茯苓)10g,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0g,桂枝8g,炙甘草5g,麦门冬10g,川芎10g。

用法:水煎服。

加减:

胸闷憋气,胸阳痹阻较甚者,加瓜蒌、薤白;

心痛剧烈,痛引肩背,气血瘀滞重者,加三七、金铃子;

心烦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调者,加小麦、大枣;

若高血压性心脏病,加决明子、川牛膝、杜仲;

肺源性心脏病,可加银杏、天冬、生地、杏仁,去川芎。

13.养心活血汤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5:4)。

主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组成:党参30g,白术12g,茯苓15g,黄芪30g,当归15g,酸枣仁15g,川芎10g,丹参15g,葛根15g,淫羊藿15g,补骨脂15g,炙甘草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日服3次。服药20~30剂。

验案: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云南中医杂志》(,5:4):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龄40岁以下6例,40~60岁20例,60岁以上14例。病程1年以内者10例,1~5年者25例,5年以上者5例。心电图检查均提示有ST段或T波的改变。结果:显效25例(62.5%),有效10例(25.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

14.活心汤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3:)。

主治:冠心病心肌缺血。

组成:黄芪30g,桂枝15g,丹参30g,郁金15g,枳实12g,川芎10g,三七粉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0天1疗程。

验案:冠心病心肌缺血《实用中医内科杂志》(,3:):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96例病人,男64例,女32例;年龄38~75岁,平均51岁;病程在1年内43例,2~5年者28例,6~10年者14例,10年以上者11例,平均4年。结果:①心电图改变:以治疗前后的心电图相对照,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或运动试验阳性转为阴性者为显效,共44例;休息时心电图ST段下移有回升,T波倒置变浅或由平坦转为直立或严重心律失常得以纠正者为有效,共35例;治疗前后心电图无明显改变者为无效,共17例,总有效率为82.3%。②用活心汤治疗结束后,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及伴随症状消失者为显效,共49例;治疗后闷痛减轻,心悸气短等症状基本消失者为有效,共36例;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者为无效,共11例;总有效率88.5%。

15.山海丹

来源:《陕西中医》(,3:98)。

主治: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溢血,糖尿病等。

组成:山羊血,海藻,丹参,三七,灵芝草,葛根,人参,黄芪,川芎。

用法:上药制成胶囊。每次2.5g,每日3次。3个月1疗程。

验案:冠心病《陕西中医》(,3:98):冠心病治疗组例,男例,女75例;年龄31~75岁。对照组服用消心痛10ml,每日3次,例,男88例,女62例;年龄37~71岁。结果:①心绞痛:治疗组显效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4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33%。②心电图: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正常或运动试验转阴者69例,占35%;对照组32例,占21%。频域心电图:治疗组转阴例,有效率81%;对照组有效率40%。③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16.茵术汤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通讯》(,6:8)。

主治:冠心病。

组成:茵陈30g,苍术,莪术各15g,鸡血藤30g。

用法:制为浓缩煎剂50ml,1日2次分服。每1疗程为1月。

加减:阳虚型加附子15g,阴虚型加玄参15g。

验案:冠心病《浙江中医学院通讯》(,6:8):治疗冠心病51例,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39~81岁;病程1~15年;服药1个月者5例,2~3月者10例,4~6月者26例,7~9月者8例,10~12月者2例。心绞痛分级:轻度34例,中度16例,重度1例。结果:心绞痛显效13例,改善27例,基本无效11例,有效率为78.4%;伴高血压者,治疗期间继续服用原降血压药,降压显效3例,有效8例,基本无效7例,有效率为61.1%;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检查43例,其中治疗前不正常心电图21例,治后显效3例,改善7例,无变化11例,有效率为47.6%;检查血清胆固醇50例,治前有26例升高,均值为.6mg%,治后平均下降31.3mg%,治疗后胆固醇上升3例,均在40mg%以下。

八、外用药方

1.心舒静吸入剂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芳香通窍,理气止痛。

主治:心绞痛,心肌梗死。

组成:石菖蒲0g,川芎g,丁香g,零陵香g,砂仁g,冰片60g,檀香g,广藿香油6ml,麝香2.5g。

用法:制成气雾剂,密闭,置阴凉处。旋出外套,将内管上孔放在鼻孔处,吸入,每日数次,或在呼吸不畅或心翳痛时吸入。

宜忌:孕妇慎服。每次用毕将外套旋上,以防药物挥发。

2.宽胸气雾剂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理气止痛。

主治:缓解心绞痛。

组成:细辛油23ml,檀香油70ml,高良姜32ml,荜茇油15ml,冰片22.5g。

用法:制成气雾剂,每瓶装20ml,内含挥发油2ml,密闭,避光,在凉暗处保存。心绞痛发作时,将瓶倒置,喷口对准口腔,喷2~3次。

3.香丹注射液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

主治:心绞痛,亦可用于心肌梗死等。

组成:丹参g,降香0g。

用法:制成注射液,每支装2ml或10ml,密封,遮光。肌内注射,每次2ml,1日1~2次。静脉注射,每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4.冠心宁注射液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活血化瘀,通脉养心。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丹参0g,川芎0g。

用法:制成注射液,每支2ml或10ml,密封,遮光。肌肉注射,每次2ml,1日1~2次。静脉滴注,1次10~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使用,1日1次。

5.保心丸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芳香开窍,活血化瘀,通痹止痛。

主治:胸痹心痛属于气滞血瘀或痰瘀交阻证型者,并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苏合香,川芎,丹参,三七,冰片,菊花,葛根,安息香,檀香,丁香,青木香,当归,郁金,沉香,黄芪,赤芍,香附,白芷,薤白,延胡索,决明子,降香,首乌藤,石菖蒲,乳香,没药。

用法:制成丸剂,装于药袋。外用,将药袋戴于左侧胸壁心前区,贴紧皮肤,每袋可持续使用3~4周,若需要可继续更换使用。

6.冠心膏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组成:丹参g,川芎g,当归g,红花50g,没药37.5g,丁香37.5g,乳香37.5g,降香37.5g,樟脑25g,二甲苯麝香37.5g,薄荷脑25g,盐酸苯海拉明5g,冰片50g。

用法:制成橡胶膏剂,每片4cmx6cm或5cmx7cm,密封。外用,或贴于膻中、心俞及虚里穴,每次任选2穴,各贴1片,隔12~24小时更换。

宜忌:孕妇及对胶布过敏者慎用。

7.七厘散

来源:《同寿录》卷尾。

功用:

1.《同寿录》:定痛,止血。

2.《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活血祛瘀,止痛收口。

主治:

1.《同寿录》:金疮,跌打损伤,骨断筋折,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无名肿毒。

2.《饲鹤亭集方》: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组成:上朱砂一钱二分(水飞净),真麝香一分二厘,梅花冰片一分二厘,净乳香一钱五分,红花一钱五分,明没药一钱五分,瓜儿血竭一两,粉口儿茶二钱四分。

用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口,贮久更妙。治外伤,先以药七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不须鸡皮包扎,急用此药干掺。

宜忌:

1.《同寿录》: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2.《良方集腋》:伤轻者,不必服,只用敷。

验案:冠心病《天津医药》(,6:):用七厘散加减治疗冠心病例,其中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芪、首乌、太子参;阴虚阳亢型加用首乌、寄生、钩藤等。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0.8%,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7%。疗程最长已达二年,无不良反应。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花名:硕葱(大花葱)。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chonga.com/tqzz/10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